考研出分别让一次挫败,否定了我们整个人生_结果_成功_因为

考研出分别让一次挫败,否定了我们整个人生_结果_成功_因为缩略图


考研出分别让一次挫败,否定了我们整个人生_结果_成功_因为

原标题:考研出分:别让一次挫败,否定了我们整个人生

我时常在想,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他人的哭声中结束。好像既不是一个开心的起航,也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如果仅仅看这个结局,而忽略中间的一切过程,那么人生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大家看到我这样说可能会觉得很荒谬,人生几十年,怎么能仅看我们刚出场的几十秒,以及最后的几分钟呢?对啊,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而中间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用。

例如最近考研出分,大家都紧紧盯着分数成绩,是否达标,以这个结果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个loser。

学校和家庭总是努力地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 而成功的定义越来越被局限在了一个更为具体和外显的范围内,包括优秀的成绩、学校、工作、收入,以及身材、样貌、职位等。很多人自然也会认同这些“成功”的标准,朝着它们目标奋力前行。然而当我们满心满眼盯着“成功”时,却经常会被“失败”困扰,甚至有时深受打击,一蹶不振。 而越是优秀的人越易有挫败感,甚至冲击极大。

倘若只是以最终结果来定成败,我总觉得缺失了一部分,这些结果的确很重要,但也只是一部分。当我们站在一个更整体或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生的过程会发现,其实我们无法真正去确定“成败”之间清晰的界限。

01

焦虑让我们预设了极其可怕的结果

当考试成绩尚未出来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不停预设最终的结果,内心惶惶不安,越想越觉得那道题没答好,有一步写漏了。越是懊恼考前没复习周全,害怕心中所预设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预设很多可怕结果,甚至放大它们, 是因为我们需要在脑海中演练“灾难化”的情景。这是人类发展从很早期就产生的本能,其实最初是为了 助我们去预警危险,让我们肾上腺素飙升,肌肉紧绷,等到危险真正来临时可以及时逃跑保住性命。

而当今社会的这些焦虑和压力反而会对我们的身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让我们失眠,吃不下,情绪低落,失去希望感等等。 所以能够看见自己的焦虑情绪是首要的第一步。

02 ?

别让挫败感否定了我们整个人

一旦考研结果未能如愿,失败了,不能去读研了,有些人会想:

“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怎么还是这样?我就是个笨蛋,一无是处!”

“再努力也没用,往后一切都已经注定,我还是躺平吧。”

“这次考不好,又要再来一年,我接受不了!”

很多同学会都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清晰地觉察到自己在焦虑了。我们的大脑也会告诉我们,就是因
考研出分别让一次挫败,否定了我们整个人生_结果_成功_因为插图
为我希望考试能够出一个好成绩,我不想要失败啊!这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

这当然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好,这是个再自然不过的美好愿望。

事实上越是优秀的人往往会越努力,付出的越多,对于不如意的结果越难以承受地失望。 因为越优秀的人越在过往中凭借着努力或自身的特质获得过“成功”的滋味,在我们心中塑造了一个“应该要成功的自己”形象。

只不过我还是很好奇,尽管从现实层面的结果来看,若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能达成读研的愿望,当然是让我们感到失望和挫败的。 但是这个结果代表了我们整个人这一年的努力都是失败的吗?我们在这一年内什么也没学到?无论是知识理论还是学习方法,亦或是认识了一些同伴朋友?

因为我相信已经考研或打算考研的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而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愿望,自然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当这个愿望暂时没有实现时就否定掉了我们过往的那些成就、努力以及自身学习的能力吗?

当我们把成功定义在一个极小的点上,我们很容易忽略了属于我们更广阔的生活和关系,更忽略了属于我们的其他特质和优点。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失败”上。经常会把自己整个人都否定掉,得出自己一无是处的结论,从而阻碍了我们怀抱希望进

入下一次的成功之旅。

03 ?

除了「应该做的」,还有「我想做的」

有些同学看到这可能会说,你说的我都懂,但是这些鸡汤仍然不能 助我缓解焦虑啊,我就是希望我能够获得成功啊,就是希望我能考上啊。别人才不看你有没有努力,只看最后的结果啊。倘若没有得,我当然会对自己感觉很差啊。我越是渴望好的结果,对自己期待越大,压力也越大,就越是害怕糟糕的结果呗。我到底要怎样才能接受失败呢?怎样才能不害怕失败走出这一步呢?

恭喜你,发现了很关键的一点!因为你发现了我们之所以在失败面前那么失望和受挫, 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着极高的期待,在我们心中有着一个“应该”且“必须”做好的自己。

我们不能接受的失败,或许是我们不能接受“应该做好却没做好”的自己。

从小到大,我们看见家长、老师和同学会对考的好的我们更亲切,会看到成绩好得到了很多夸奖和肯定,甚至会认为考得好会得到很多特权,会更受欢迎。 于是我们深深认定,他人对我们的喜爱更多是来自于我们做的“好不好”,而不是我们这个人本身。

我们会认同这样的价值体系,也会让自己加入努力的大军。很多同学都在把自己与成绩更好的人进行对比,因为我们的价值都建立在这些外界结果“好不好”的证明之上, 却逐渐忽略了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有什么特点,我更愿意成为怎样的人。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努力学习,做事,奔着那个“成功”的目标而去。

久而久之, 有一天,当我们问自己,我到底喜欢什么?我到底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流互动?我们却一时之间答不上来。

也许当面对失败的那一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我们稍稍慢一些,有一点空隙来问问自己:

除了这些让我看起来“成功”的事情,让我好像有点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些信心。还有哪些能够让我自己感到愉快和享受?也让我内心感到充实和满意?

04

挫败时易将自责投到他人身上

挫败之所以可怕,通常是因为结果和我们所期待的不一样,它来的很突然,冲击力很大。尤其当我们努力付出了辛劳去做了某件事,无论我们再怎么祈祷着好的结果,但现实往往有着不太好的可能,我们要去面对很多不确定性。

当不确定的糟糕真的发生了, 我们需要去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个结果。更多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很多评判,自责,不接纳。甚至有时候当他人说的话正好匹配上了我们内心的自责,我们还会感受成为是他人在指责我们,不接纳我们,更印证了我们心中对自己极端化的结论,“果然没人喜欢失败的自己啊”。

例如我们考研失败时,有人说了句,你是不是哪里没有准备好啊?

这句话正是我们心中久久抓住我们自己的拷问,“是不是我漏了答题?是不是哪儿没复习到位?是不是考前偷懒看了手机?”于是他人说的话和我们内心的拷问匹配上了,让我们感到愤怒和委屈,甚至会引发争吵,进一步强化了挫败感。

当我们能够看到这是来自我们内心的部分,才能不再受到挫败的束缚,甚至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05

允许失败,允许不确定

面对挫败,我们的心里受了些伤,还疼着呢。所以不急着马上就修订,立刻让自己重振旗鼓,继续努力。就如同我们跑步时摔了一跤,需要时间慢慢爬起来,有些疼,磕破的地方需要处理,不去逼迫和勉强自己要赶紧跑起来,否则反而会更加受挫。

倘若这一次没能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允许自己懊恼,生气,失望,伤心。接纳这些情绪,因为都是自然和真实的。

需要看到的是倘若我们被无尽的挫败和绝望感抓住了,情绪不断升级,陷入到了很多对自我绝对化的低评价中,届时我们是需要一些 助来干预我们的情绪的。因为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到我们内心其他的议题,甚至是更深的创伤,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允许自己获得专业 助也很重要。

倘若我们是害怕那个不确定的“失败”结果,而迟迟不能起航,那么我们或许需要花一些时间来仔细看看我们对于考研(或者任何愿望)的 这个需求背后到底是什么?是否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愿望?亦或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还是为了达成我们心中那个“成功的自己”的形象?

当我们能够学会面对失败,接纳失败,也正是在探索自我,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支持的资源,自身的资源,也可能会时常感到孤独无助和迷茫。

诚然度过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当挫败扑面而来时,当我们身处其中面对这些情绪之时。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过程, 我们的一生正是由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串联起来,成为我们独一无二珍贵的体验。当有一日我们回首看到这段经历,我们或许不会再以纯粹的“成功”或“失败”来形容它,而是将之视为我们珍贵的人生经历,形成如今我们的一段过往。

点击名片,查询关于胡炜咨询师的内容:

作者:咨询师胡炜

图片来源:pinterest

责编:bird m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