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的吃瓜群众可能因为刚开学闲来无事,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不够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
于是一些秉持“正义之剑”
的各种侠费力多敲几下键盘煽风点火,把肖雨扬事件越编越夸张,编排起来快成了一部网络小说——新版“大学的诱惑”
,来对肖雨扬的种种恶性进行灵魂的拷问和道德的批判。
大学生就是申通广大,不知不觉中,八卦越传越大,越传越离谱,年级群里、朋友圈里、贴吧里、就差上热搜了。
有人说肖雨扬是为了成绩跟教授攀关系不择手段,说肖雨扬玩弄高中生感情,说她就是走不通正路走邪路。
有人说她之前作弊不成被教授发现,所以才跟他儿子去酒店,就是为了报复他。
还有人说肖雨扬被甩以后打击太大,所以自甘堕落,还说他儿子不是唯一一个。
这些空降的道听途说加自我推断,像千万斤重的巨石,把肖雨扬推上了悬崖边缘的风口浪尖,让她进退维谷,守着绝望不知何去何从。
余一biang很不明白,大家究竟是出于什么心态在传这件事情。
是同情教授、为了心中的正义义愤填膺,是在刚开学的无聊生活中给自己找一个多余情绪的宣泄口和一个可以消遣时间的话题,还是为了凸显自己的道德正确、赶紧站在大多数人的一队对比确立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的自由。
大家边骂边人肉,肖雨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都被那些"
键盘侠"
查出来公之于众。
大家在那些背景中寻找蛛丝马迹,企图找出所有可以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线索。
群众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把所有用来形容心机装纯的女生的形容词、人物都类比了一遍。
越聊越起劲,甚至在评论中相互交到了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再软弱胆小的人,似乎只要发现自己站在大多数人的一面,就会毫无理由地理直气壮起来,甚至因此而不再在乎事实的对错,只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勇士”
,而后更加肆意地挥洒“热血”
,溅伤一个个无辜的受害者。
彭不染在贴吧里、余一biang在朋友圈、硚长晨捧着手机,走到哪在微信群跟他们吵到哪,吵得不可开交,急的都快哭了。
可当他们的那些真相发出来时,结果却石沉大海,马上就被吞没在更多"
反扬阳"
的呐喊和探讨声中,甚至连一点波纹都没有,只是单纯的沉了下去。
艾煜阳也不见了,何忆齐余一biang正在找他,彭不染和硚长晨去找肖雨扬。
六个人分别散落在M大甚至整个北京的每个角落,在肃杀的冷风中边走边和网上的舆论唇枪舌剑,心里满满的着急和恐慌。
就算不一定有用,但好歹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
行动是安抚焦躁情绪的最好方式,当脚步与心跳一样快时,心里的着急也许就不会那么突兀了。
又是一个雾霾天,整个城市被笼罩在暗淡的灰色中,每一个路人都用灰黑色的大衣和口罩将自己严密的包裹起来,行色匆匆地赶着路,与朦胧的灰色空气完全融合在一起。
看不出他们的任何心理活动。
男人向潜伏在人群中的猎人,女人像所有童话中的女巫,硚长晨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的恶意和无法挽救的无力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