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子玑入宫后那样得宠,幕后之人轻易就能预料到皇帝会因为喜欢云子玑而想还云家清白,所以早早布好了暗局,等着湛缱上钩。
可湛缱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为了骗过湛缱的心腹,李石在边境给陆钦看的账本是货真价实的贪饷证据,只是在押送进京的路上,不知在哪一个环节被动了手脚,最后呈上朝堂的证据居然变成了污蔑帝妃的假账本。
“那册假账本朕一个字都不会信,真账本大概率已经被销毁了。
但粮草军备的账目不是只有大营里的法算有,皇城脚下那些给前线供给粮草军备的商贾手中,同样记载着钱粮的来源与去处。”
云子玑道:“可陛下半年前已经派人查过一轮账,那群商贾的账目跟云家的账目根本对不上。”
如果要查账,账目需要追查到往前五年,前五年,云家还未遭遇重创,是皇城与前线的重要枢纽,那时军备粮草的采买与运输都要从云非寒眼底下过目手底下审批。
云家的账目和宫里的账目是对得上的,譬如朝廷拨下二十万两白银,命令云非寒为前线军队采买冬衣与粮草,这二十万两白银便经由云非寒之手,一字不差地记在云家的账目上。
云家出面与皇城中的米行军备行达成交易,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如此运作下来,五年间从未出现过问题,直到边境那座桥断裂之后,朝廷才查了云家的账目,最后发现,云氏的账和那群商贾的账目有极大的出入。
二十万两白银从云家流进商贾手中,那群商贾的账目上却只记着十万两,派给前线的货真价实的粮草只值十万两,其余全是以次充好的次级粮草军备滥竽充数,以此蒙混过关。
那座桥因为用料低劣中途断裂后,边境大营才意识到钱粮上的问题。
后来大理寺介入调查,发现各户商贩的账面都干干净净毫无破绽,清点这群商贩的家产时也没有发现任何疑点,哪怕是一锭金子都没有多出,一文钱都有详细到账本的由来,这群富商巨贾实在是清清白白。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云家当初给的就是十万两,而另外十万两,则中饱私囊,贪进了自己的口袋中,再加上江南慕容氏富贵惹人眼,那段时间,云氏一直饱受贪污的争议。
初登皇位的湛缱借着这件事,把云非寒连贬数级,要不是后来子玑入宫,湛缱醒悟,这件事绝不会轻易平息,如今贪饷之事重新提起,云家这桩前科就格外惹眼。
云子玑心中不安,明知至亲蒙冤,却对过于完备齐全的“罪证”
束手无策,他甚至不知该从哪个突破口去查。
这几日他一直为这些事所困,像陷在深渊里的人,只能在阴暗无助中仰望天光,却没有绳索救他脱离苦境。
直到帝王的手将他紧紧握住,云子玑才从自苦的绝望中回神,正撞上那双宝石般的眼睛。
“子玑,你别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