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太后对这第一日的秀女寄予厚望的,她深知若是只有容貌没有家世,是极难抗衡现下宠爱和家族都如日中天的年贵妃。
然而这一日大几十个秀女看过去,能让太后一眼就喜欢,皇上也颔首表示可以接受的,还真就只有信贵人一个。
之后皇上溜了,太后才带着皇后继续选的秀女。
皇后这里得到消息后,很快六宫皆知:太后给信贵人的鸳鸯绮是其余常在的两倍,四种颜色俱全,共八匹。
其余常在们,哪怕是马佳氏和郭氏这种出身高于寻常常在的,也只得了四匹。
答应们更不必说,每人只得了两匹——这还是因为太后第一回赏赐,给单数不好听。
不然按着宫里的份例,答应除了每年十匹普通棉布外,其余各色绢绸绫纱等高级衣料本都该只各得一匹。
乌雅嬷嬷亲自送去的赏赐,整个储秀宫鸦雀无声地接了。
这位嬷嬷,论起来才是后宫里最有头有脸的嬷嬷。
服侍太后的人,资历当然不缺,最要紧的是她姓乌雅,也是镶蓝旗包衣出身,跟太后是一族,细算一程子,其实还是太后的远方亲戚。
太后待她素来不同,先帝爷还在的时候,碍于宫规和其余嫔妃虎视眈眈等着捏错,还主是主,仆是仆的。
现在太后是指着儿子过活,从需要留意全后宫的脸色,变成了全后宫女人都得看她的脸色,说话做事自然也随意起来。
见了乌雅嬷嬷回来,还带了点看戏似的好奇意味问道:“信贵人那孩子如何了?她们这些个小丫头在家里娇生惯养的,骤然进了储秀宫,统共没几个人侍候着,只怕不惯吧?”
选秀的时候,都是标准化模式走下来,如今遇到事,太后倒想看看,信贵人性子如何。
太后信得过乌雅嬷嬷的眼光,这才大材小用,派了她过去送赏。
第9章容貌
乌雅嬷嬷先熟门熟路给太后拿了件挡风的细绒毯子来盖在腿上,口里念叨着:“娘娘生十四爷的时候落了些膝盖寒的毛病,偏生自己不知道保养,这春日里的风可还透着凉丝儿呢。”
念叨完了,这才跟太后说起储秀宫的事儿。
毕竟是侍候了太后多年的贴心人,第一句就先不着痕迹捧了一把:“到底是娘娘好见识,信小主是娘娘一眼就挑中了的,说面相最好,瞧着就是个平和讨喜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