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不解主子这番来了又走到底何意,不过大人物的事,大概也不是他这种小虾米能想明白的,于是道:“主子,京洛城内的酒楼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年三十做完年夜饭就打烊,不会还有开到这阵的了。”
卫容与一听,眉眼微不可查的稍稍垂下,虽然只有这么一点点改变,可心中的寂寞和失望便一览无余,格外的让人揪心,阿光愣了愣,鬼使神差道:“我家就在京洛,殿下如果不嫌弃,就去我家喝一杯吧。”
卫容与回头看了苏府一眼,深吸一口气,慢慢的又恢复了往日神色,笑道:“不了,阿光你送我回宫后,也回家去过个年吧。”
华夏四十七年,便在几家欢乐几家愁中缓缓到来。
有人住高楼,昼夜纵歌,有人栖草棚,苦苦度日。
当然,也有那人锦衣玉食,却食不甘味,也有人街头陋巷,却不改其志。
或许人世间,大概本来就是这么个模样,说不清规则,理不出规律。
春节一结束,大卫的朝臣们便带着对假期的恋恋不舍,重新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陶九思上班来访卫容与手里拿的,是刚刚递来他这里的东齐国书。
两国自十八年前交锋过后,一直相安无事,大卫每年只是以赠送质子之名,给东齐送去数不清的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而已。
可是十八年后,东齐为何又要突然造访?东齐国书上所书,是因为他们新帝临朝,恰逢大卫也立了太子,且由太子监国。
既然两边都换了大佬,自然应该走动走动,熟络熟络。
卫容与接了这封国书,不知道上面说的是真是假,一时六神无主,第二日连忙找了六部尚书前来议事。
方宗奇没尚公主,倒是被破格提拔成了兵部尚书,因为是太子的老师,又加了太子太师的虚衔。
说来如此扶摇直上,还是卫容与功劳,毕竟六部之中,大多是杜贵妃的亲信,他也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便抬了自己老师的做尚书。
除了六部尚书,卫容与还亲自点了陶九思同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