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张德荣确实颇有经济头脑,他与一些本地固步自封的药商不同,他的制药厂采取了从西方购买的新式机器,人工方面也很舍得下本钱。
同时还在工厂修建了员工宿舍,又建有新式的仓库,以保证原材料的品质。
他的经营监管方式也大为不同,安排了三位检查员,并安排了各项精细周到的考核制度,以保证事事有备份,件件有着落。
且因为张德荣采取的是入股制度,没有家族人手掺合,凡事都由张德荣与另一大股东操持,此事虽然有利有弊,但至少杜绝了人事上的混乱,任人唯亲、账本作假的现象也有所控制。
总体而言,德生药房的各方面都十分值得合作,如果能得到穆家的支持,缓解了经济周转和人事上的压力,扩大规模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种种,穆星当着张德荣时虽然面上不显,但她都看在眼里,记在报告中。
在经过一整周的考察后,穆星精心整理总结了一份关于入股德生药房的报告,交到了伯父的书桌上。
“伯父,这是我写的一份报告,还请您过目。”
虽然在张德荣面前装的沉稳,但一面对自家亲人,穆星就再压不住嘴角兴奋的微笑。
她把报告递给伯父,一脸小得意。
“嗯?小丫头,你又搞了什么‘上海一日游策划书’么?”
穆公押了口茶,慢慢地说。
一听伯父提到小时候的事,穆星扭起来:“不是,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您快看。”
虽然不知道她又做了什么,但穆公还是笑着戴上他的眼镜,认真看起来。
此事的成败可是关乎着穆星能不能再有充足的资金去找白小姐,因此她不由紧张起来,全程紧紧地盯着伯父的脸色,企图看出什么。
但不知是她太稚嫩,还是伯父太高明,除了伯父精气神不错之外,她什么也没看出来。
报告不算长,没一会儿,伯父便放下报告,穆星马上深吸一口气,一脸期待地看着伯父。
不料伯父并未直接谈报告,而是说:“说起来,许久没问过你,在医馆感觉如何?”
高高捧起的期望落到了空气里,穆星皱起眉毛,只能老老实实地说:“挺好的,新学了许多东西。
上周赵医生做了一个手术,我还给他打下手了,他难得赞了我两句。”
“嗯,很好,能学以致用,是最好不过的事。”
伯父点点头,穆星以为他要说报告的事了,没想到伯父又说:“协和的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你二哥整日在家里读书。
你性子活泼,没事也该带他一同出去走走,也能彼此交流些经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