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英台,今日尼山之行,我早已期望许久,三年求学,我只想不辜负娘的期许,接下父亲的担子,治理水患!”
山路曲折,春光明媚之下,行走着两个少年郎,年长者温润如玉,眼中满是期盼地开口。
“梁兄,英台相信,以你之才,必可实现令尊的遗愿!”
年幼者朝气篷勃,他的身材娇小,形貌阴柔,做态也略显女儿态,现下正满是鼓舞地开口。
这人正是祝英台,而她边上的正是梁山伯。
祝英台也没想到会那么巧。
她在月老庙遇见的呆书生,竟和她同船同路,还要同去尼山。
好在月老庙那日,她戴了面纱,那书生虽看着她眼熟,却因为性子憨厚没多想,便也没看出。
一路同行,祝英台对梁山伯颇有好感,这书生品行端正,虽出身寒门,但十足的君子之风。
与八哥祝英齐不同,祝英齐的君子之风主要体现在‘礼’一字之上。
他出身于仕族,虽然性子谦逊温和,但骨子里有一种贵族的傲骨和优雅,如劲松翠竹一般。
而梁山伯的君子之风则为‘仁’,‘宽’二字之上。
他出身寒门,没有仕族子弟特有的锋芒,宽以待人,且有仁慈之心,像江南的水,柔软宽厚,像玉石般温润,没有棱角。
“那就借英台吉言了!
对了!
不知英台又为什么而上尼山读书?”
梁山伯阳光地笑了笑,一双眸子好似含了暖意,看向了祝英台。
“英台……只为读书……”
她闻言一愣,想起了仍在家中的九姐祝英怜,九姐文武双全,却偏偏因为是个女子,只能浪费才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