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阿玛,儿子以为,日后倘若我们还要与西洋人打交道,是不是该培养一些自己的通译。”
胤礽道,被人骗、受人摆布这种事太烦人了。
这是好事啊,胤禔也在旁边敲边鼓,他也说:“汗阿玛,就像太子说的,如果能从官学择优,或者从翰林院选人学一学西洋话,总好过被人骗。”
两个儿子都这么说,康熙倒也认真的思考起来,如果想要推行一门语言,就必须有足够的香饵在前头吊着。
君不见,无心科举的那些旗人,汉语还是说的磕磕巴巴的。
不往远说,看翰林院的翰林就知道了,哪怕是民人出身,有些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满语、蒙语,无他,当官方便尔。
因此,如果现在没有什么激励措施,哪怕是皇帝提倡学习西洋话,也是没用。
“……朕想,还是先从你们兄弟开始罢,日后慢慢的推广到景山官学里。”
康熙沉吟一会:“到时候择优,也可让他们跟随洋人学习。”
也是帮官学里的幼童多寻个出路,自打康熙二十五年景山官学成立之后,都是从上三旗内务府旗下包衣中录取幼童入学读书。
每次录取三百六十人,第一名可以录为笔帖式,若是可以学好西洋话,也可多一个进身之阶。
如果皇室学习什么成为风尚,那么多多少少都能有一点引导作用,康熙近来沉迷西洋仪器和医学,也希望这些西洋来的,比较实用的东西能够有人继承,延续下去。
“之前皇贵妃昏迷,也是那位洪若翰先生给献的药,吃过之后皇贵妃娘娘就醒过来的。”
秦吉了在头所向胤禔回报:“不过,据说那位洪先生也说了,只能拖着,恐难痊愈。”
胤禔点头,又问道:“福晋呢?还是老样子,去额娘那,然后回来?我最近忙这个、忙那个,也顾不上她。”
“福晋好,就是听说您最近和太子一道在皇上跟前,有点担心……”
秦吉了小心道:“福晋还命赵顽问过奴才,太子不会对您动手什么的吧?”
“噗,就她瞎想。”
胤禔一笑,然后扭头看着秦吉了:“你那什么表情!”
秦吉了苦着脸:“奴才知道,全都跟着您,不会有事的。
可是奴才着实担心……这个,那位太子爷的脾气实在是……奴才说句不中听的话,在奴才堆里,太子那名声和夜叉也差不太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