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对看半晌,颜肃之突然&ldo;嘿嘿&rdo;一笑,把脸一歪:&ldo;大不了,我就不走了。
&rdo;颜神佑用景仰的目光看着这个无赖,心说,你行的!
是啊,封侯了是吧?领了。
给官做,不做!
就窝在这里了。
颜神佑为这么个简单粗暴的决定给惊呆了。
既然确定了这么个方针,颜肃之就火速地行动了起来。
首先,他得把在当地招募的这些士卒给安顿好,可不能白白便宜了继任者。
其次,他得把自家坞堡给修好了。
再次,牛、羊两家的遗产,他也决定不要脸地伸一把,多揩点油水下来!
对了,跟山民必须加快增进了解,赶紧的,借感谢为名,再问候一下。
多管齐下,颜肃之忙了个人仰马翻。
方章看在眼里,以为他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虽然行事风格与甘令不同,但是用眼也能看明白,他确实为百姓办了实事儿。
落到卢慎眼里,又是另一种不同了,总觉得摸着了颜肃之的脉了呢。
于是他也鼓起劲儿来,跟着忙上忙下。
颜肃之看在眼里,过不几日,便对他道:&ldo;若我走了,你可愿随我一道?&rdo;卢慎笑道:&ldo;郎君舍得此处?便是天下太平,想走,好歹也要过个三、五年再走罢?&rdo;颜肃之道:&ldo;只怕不由人。
&rdo;不想卢慎比他更狠,道:&ldo;我有一法,不知郎君愿不愿意去做?成与不成,只在五五之数。
&rdo;这人就是这样,不用自己亲自去做的时候,总是理智冷静的。
当然,办法也会比较损一点。
颜肃之不动声色,问道:&ldo;大郎有何可以教我?&rdo;卢慎忙躬身,连道不敢,而后道:&ldo;听闻郎君是与水贵人家有隙,才到归义来的?&rdo;响鼓不用重槌敲,颜肃之一点就透:&ldo;你是说……&rdo;再挑衅啊?卢慎道:&ldo;甭管什么道理,找一个,参上一本,也就是了。
郎君还能得到直言极谏的美名呢。
那水家,也不见收敛了多少,我在归义,也听闻他家奢侈无礼,十分不成体统呢。
&rdo;颜肃之道:&ldo;圣上越发谨慎了,只怕不至于为了水家而与朝廷起争执。
&rdo;卢慎道:&ldo;是以要双管齐下。
一面请郎君与京中斡旋,一面参上这一本。
&rdo;他这是教颜肃之与京中亲友合伙演戏呢。
颜肃之道:&ldo;这倒也是。
&rdo;反正他本来看水家就有气,不单是为了喝酒一件事儿,这货记性特别好,还记得水家扣了郎中为难他朋友家的事儿呢。
两人摩拳擦掌的,又斟酌了一回信函与奏本的内容。
由于颜肃之已经写信回京,请楚氏先代为周旋,这回要改剧本,必须跟京里先商议那么一下。
先送信,再递奏本。
不料这信才送出去没两天,京中来了急使。
还是皇帝特遣了御林的人来的,来人颜肃之也熟,是郁陶的一个小儿子,跟颜肃之一辈儿,打小就认识的。
不但自己带了十几个亲随来,还挟裹了御史一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