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

202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缩略图


202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

202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良渚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文化之一。良渚文化距今5300 — 4000年,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的环太湖流域及杭州湾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是其中心区域。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已有了犁铧、破土器及耘田器,并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实物遗存;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玉器为同时代考古文化中玉器之冠,出现了大型玉制礼器;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并出现了轮作陶器;墓葬已出现了大墓与小墓的差别,显示出社会分化加剧。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
2.?昭宣中兴
西汉昭帝、宣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昭帝和宣帝前期,霍光辅政,继续奉行武帝晚年的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放弃酒榷政策,改归民营;又在首都长安和各郡县广置常平仓,控制物价;还“假民公田”,就是将国有土地出借给贫苦农民耕种,不收租税。这些办法亦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史称“昭宣中兴”。
3.?六胡州
六胡州,唐代在降附突厥人散布地区设置的统治机构。高宗调露元年(679)置。其名称分别为: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和契州,治所位于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以唐人为刺史。长安二年(702),并为匡、长2州。神龙三年(707),兰池都督府建立后,改州为县。开元十年(722),复置鲁、丽、契、塞4州。寻以兵部尚书张说擒康愿子于木盘山,诏移其众5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诸州。不久以地旷,又改为2州。
4.?《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创作的记载十六国(304~439)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零二卷,为北魏崔鸿撰写。系传记体分国别史,记述十六国史事。作者因晋魏前史,皆成一家,而十六国书,始终未成一统,于是秘密撰写该书。从北魏景明元年(500年)至正光三年(522年),历时22年才完成。《十六国春秋》突破既往传统,将各国国书改名为“录”,各国主纪改名为“传”,“不附正朔,自相君长”,记录各国史事时,系以各自之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不采用汉民族之“贵中华而贱夷狄”观念。又有序例、表、赞,体例完备。
5.?文字狱
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为加强专制统治钳制文人的思想,明清统治者从其奏章、著作等文字中摘取只言片语,罗织罪名而制造的冤狱,史称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大兴,见于记载的有七八十起。比较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和吕留良案。文字狱抑制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是封建统治者用血腥屠杀的方法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突出表现。
6.?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7.?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chù)陟(zhì),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qín)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二、简答
1.?简述黄册制度
明代政府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册。明初,朱元璋命令各府县编制户口册,册上载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等,府县、布政使司层层造册,最后上报户部。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又因黄册是征派赋役的依据,又称赋役黄册;并规定每十年编造一次。黄册的编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简述东南互保
所谓东南互保,是指在义和团运动高潮期间,由英国首先出面倡议,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积极响应,督办卢汉铁路大臣盛怀宣从中穿针引线,东南各省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维护南方各省原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防止义和团和其他反帝斗争而共同承当相关义务,保护各自有关区域内的中外商良、教士的生命财产安全、“两不相扰”所达成的谅解和推行的政策。
《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东南互保”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侵华联军集中兵力进军京津。在客观上也有着避免联军大举侵入南方,维护南方社会经济免遭战争破坏的作用。
“东南互保”上地方督抚公开与外国勾结,大力镇压人民反帝斗争的事件。这和清政府暗地出卖义和团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因而得到了清政府的肯定。
3.?简述七届二中全会
(一)会议内容。为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毛泽东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毛泽东在报告中还考虑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 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所确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央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三、论述题
1.?论述雍正帝的治国方式
(一)强化密折制度。雍正帝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二)设立军机处。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时期恢复明朝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都旨在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住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成立之后,排除了王公贵族,也排除了内阁大臣,使皇帝乾纲独断——既不容皇帝大权旁落,也不允许臣下阻挠旨意。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地方官员下达命令,努尔哈赤以来的议政处就渐渐形同虚设了。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就有了固定助手,可以及时处理政事了,所以他的权力比明太祖还要集中,以前的其他帝王的权力更没法与他相比,他是真正的集权力于一身,总理天下庶务。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三)用人制度。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文字狱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雍正一朝宠信四位臣工:李卫(江苏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其中李卫、田文镜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足见雍正确实了解并重用汉人。
(四)密建皇储。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1703年)八月宣布秘密立储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这个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后世几代都效法他。改善秘密选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五)整饬吏治。雍正帝重视吏治。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政绩显著的官员。如田文镜、李卫在河南、浙江清查钱粮做得好,被誉为“模范督抚”。康熙末年财政亏空严重,雍正位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亲王胤祥总理事务,皇舅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清查使财政好转,但要说明的是,康熙朝末年存银为2000多万两,雍正朝末年存银也为2000多万两,极大的夸大了雍正朝理财效果。但是,雍正也有严重的过失和局限。雍正帝的镇压措施十分严厉。不论具体情节,抗官者即以反叛论处,斩杀不赦。甚至拒捕时,有人“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对民间秘密结社,嘱咐官吏们“时时察访,弋获首恶,拔树寻根,永断瓜葛”。苏州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叫歇,雍正帝严加惩处,立碑永禁叫歇。
(六)废除贱籍。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妓)”籍的后代,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民户。
?
2.?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一)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秦分天下为36郡,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制度已正式确立。
三、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四、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这表明我国唐宋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进入道路制时代,先后长达600年左右。
纵观唐宋道路制行政区划,有几个基本特点:①地方最高行政单位是道或路,始终未变;②始终实行道(路)—州(府)—县三级行政区划;③引进府、军、监等行政区划单位,特别是府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广泛采用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
五、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完备——省制时代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历经元、明、清三代,直至当今,省仍然是我国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一级政区是行省,二级政区为路,三级政区为府(州),四级政区是县,路领府、州,府、州辖县,但也有少数重要地区成为不隶属于路而直隶于省的直隶府、直隶州,而隶属于路的府(州)称为散府(州)。
纵观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一是废除路;二是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三是实行三级和四级行政区划混合制,而以四级制为主。
清代沿袭明代地方行政体制,仍实行省制,并由十五省增至二十三省,从而为我国现代省级政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二)特征:
①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②不同历史时代,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反之,则地位较低,设置也比较稀疏。
③尽管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都在变化,但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为郡;汉为郡与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④历时两千余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⑤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在秦汉降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魏晋南北朝则降为三级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时期则降为四级行政区划单位。
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秦汉为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为三级和四级混合制,以四级为主;清代为三级制。可见,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在郡县制时代以二级制为主,州制时代和道路制时代以三级制为主,省制时代前期以四级制为主,后期以三级制为主。
?

202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良渚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文化之一。良渚文化距今5300 — 4000年,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的环太湖流域及杭州湾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是其中心区域。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已有了犁铧、破土器及耘田器,并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实物遗存;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玉器为同时代考古文化中玉器之冠,出现了大型玉制礼器;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并出现了轮作陶器;墓葬已出现了大墓与小墓的差别,显示出社会分化加剧。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
2.?昭宣中兴
西汉昭帝、宣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昭帝和宣帝前期,霍光辅政,继续奉行武帝晚年的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放弃酒榷政策,改归民营;又在首都长安和各郡县广置常平仓,控制物价;还“假民公田”,就是将国有土地出借给贫苦农民耕种,不收租税。这些办法亦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史称“昭宣中兴”。
3.?六胡州
六胡州,唐代在降附突厥人散布地区设置的统治机构。高宗调露元年(679)置。其名称分别为: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和契州,治所位于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以唐人为刺史。长安二年(702),并为匡、长2州。神龙三年(707),兰池都督府建立后,改州为县。开元十年(722),复置鲁、丽、契、塞4州。寻以兵部尚书张说擒康愿子于木盘山,诏移其众5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诸州。不久以地旷,又改为2州。
4.?《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创作的记载十六国(304~439)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零二卷,为北魏崔鸿撰写。系传记体分国别史,记述十六国史事。作者因晋魏前史,皆成一家,而十六国书,始终未成一统,于是秘密撰写该书。从北魏景明元年(500年)至正光三年(522年),历时22年才完成。《十六国春秋》突破既往传统,将各国国书改名为“录”,各国主纪改名为“传”,“不附正朔,自相君长”,记录各国史事时,系以各自之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不采用汉民族之“贵中华而贱夷狄”观念。又有序例、表、赞,体例完备。
5.?文字狱
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为加强专制统治钳制文人的思想,明清统治者从其奏章、著作等文字中摘取只言片语,罗织罪名而制造的冤狱,史称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大兴,见于记载的有七八十起。比较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和吕留良案。文字狱抑制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是封建统治者用血腥屠杀的方法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突出表现。
6.?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7.?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chù)陟(zhì),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qín)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二、简答
1.?简述黄册制度
明代政府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册。明初,朱元璋命令各府县编制户口册,册上载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等,府县、布政使司层层造册,最后上报户部。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又因黄册是征派赋役的依据,又称赋役黄册;并规定每十年编造一次。黄册的编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简述东南互保
所谓东南互保,是指在义和团运动高潮期间,由英国首先出面倡议,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积极响应,督办卢汉铁路大臣盛怀宣从中穿针引线,东南各省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维护南方各省原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防止义和团和其他反帝斗争而共同承当相关义务,保护各自有关区域内的中外商良、教士的生命财产安全、“两不相扰”所达成的谅解和推行的政策。
《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东南互保”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侵华联军集中兵力进军京津。在客观上也有着避免联军大举侵入南方,维护南方社会经济免遭战争破坏的作用。
“东南互保”上地方督抚公开与外国勾结,大力镇压人民反帝斗争的事件。这和清政府暗地出卖义和团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因而得到了清政府的肯定。
3.?简述七届二中全会
(一)会议内容。为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毛泽东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毛泽东在报告中还考虑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 和资产阶级
202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插图
“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所确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央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三、论述题
1.?论述雍正帝的治国方式
(一)强化密折制度。雍正帝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二)设立军机处。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时期恢复明朝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都旨在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住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成立之后,排除了王公贵族,也排除了内阁大臣,使皇帝乾纲独断——既不容皇帝大权旁落,也不允许臣下阻挠旨意。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地方官员下达命令,努尔哈赤以来的议政处就渐渐形同虚设了。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就有了固定助手,可以及时处理政事了,所以他的权力比明太祖还要集中,以前的其他帝王的权力更没法与他相比,他是真正的集权力于一身,总理天下庶务。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三)用人制度。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文字狱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雍正一朝宠信四位臣工:李卫(江苏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其中李卫、田文镜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足见雍正确实了解并重用汉人。
(四)密建皇储。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1703年)八月宣布秘密立储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这个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后世几代都效法他。改善秘密选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五)整饬吏治。雍正帝重视吏治。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政绩显著的官员。如田文镜、李卫在河南、浙江清查钱粮做得好,被誉为“模范督抚”。康熙末年财政亏空严重,雍正位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亲王胤祥总理事务,皇舅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清查使财政好转,但要说明的是,康熙朝末年存银为2000多万两,雍正朝末年存银也为2000多万两,极大的夸大了雍正朝理财效果。但是,雍正也有严重的过失和局限。雍正帝的镇压措施十分严厉。不论具体情节,抗官者即以反叛论处,斩杀不赦。甚至拒捕时,有人“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对民间秘密结社,嘱咐官吏们“时时察访,弋获首恶,拔树寻根,永断瓜葛”。苏州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叫歇,雍正帝严加惩处,立碑永禁叫歇。
(六)废除贱籍。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妓)”籍的后代,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民户。
?
2.?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一)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秦分天下为36郡,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制度已正式确立。
三、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四、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这表明我国唐宋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进入道路制时代,先后长达600年左右。
纵观唐宋道路制行政区划,有几个基本特点:①地方最高行政单位是道或路,始终未变;②始终实行道(路)—州(府)—县三级行政区划;③引进府、军、监等行政区划单位,特别是府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广泛采用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
五、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完备——省制时代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历经元、明、清三代,直至当今,省仍然是我国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一级政区是行省,二级政区为路,三级政区为府(州),四级政区是县,路领府、州,府、州辖县,但也有少数重要地区成为不隶属于路而直隶于省的直隶府、直隶州,而隶属于路的府(州)称为散府(州)。
纵观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一是废除路;二是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三是实行三级和四级行政区划混合制,而以四级制为主。
清代沿袭明代地方行政体制,仍实行省制,并由十五省增至二十三省,从而为我国现代省级政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二)特征:
①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②不同历史时代,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反之,则地位较低,设置也比较稀疏。
③尽管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都在变化,但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为郡;汉为郡与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④历时两千余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⑤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在秦汉降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魏晋南北朝则降为三级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时期则降为四级行政区划单位。
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秦汉为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为三级和四级混合制,以四级为主;清代为三级制。可见,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在郡县制时代以二级制为主,州制时代和道路制时代以三级制为主,省制时代前期以四级制为主,后期以三级制为主。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