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校长说孩子们一直在学校等着他们时,大家吃惊后赶紧随校长来到学校。
这里是个贫困乡,全乡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乡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总共只有十八名学生。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两间土坯瓦房改造而成,一间用来上课,另一间当做办公室。
房前有一片不大的空地,是孩子们平时活动的操场,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竖立着一根旗杆。
此刻所有的孩子们整齐列队在操场上,一名头发花白的女老师手提一盏照明的煤油灯,当社团一行人的身影远远模糊出现在暮色中时,孩子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一直等他们走到操场才停下。
当孩子们期盼、喜悦、纯真、羞怯的眼神映入大家眼中时,社团成员们心头不禁涌上难言的滋味。
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这里做公益帮扶,也是目前接触过的最贫困的帮扶对象,眼前这些瘦弱的孩子几乎个个衣裳挂满补丁,有些甚至连鞋都没有,光脚站在冰凉的地上。
社团成员们心头沉甸甸的,有心疼也有唏嘘。
因为时间已晚,社长与校长沟通后,将他们带来的帮扶物资发给大家。
孩子们拿到崭新的书包、文具以及衣服,眼里闪烁着星星一样灿烂的光芒。
社团成员一行七人,五男两女。
校长将自己的家让出来给两名女生,又选了两户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学生家,让五名男生暂住。
社团成员们一路舟车劳顿,虽从未身处过这样简陋的环境,但一晚上竟也睡得沉沉的。
翌日清早,社长便召集大家来到学校,打算帮助学生们修葺教室。
两间土坯瓦房年久失修,窗户残破不堪,屋顶也四处漏风。
男生们找校长借来梯子,爬上爬下、敲敲钉钉,将漏风漏雨的地方补好,同时也把教室里瘸腿的桌凳全部修了一遍。
校长见他们一大早就来忙碌,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想将屋后笼里养的两只鸡宰了,拿来给成员们炖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