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这个念头的人不少,都是荣辱与共的人,立刻凑到了一起,合计着事情该怎么办。
在他们一个个合计着怎么对付曹恒时,曹恒已经在巴县里跟一群百姓合计起来事情到底是应该怎么办。
大胡子的命要保住,要是保不住,巴县的百姓只怕都不肯。
曹恒很清楚事情的后果,对于已经被她下狱的大胡子要怎么救,她心里有数。
巴县由庞山民亲自领兵接管,刚进城,曹恒吩咐庞山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兵把外面的田地全都翻了,两天之后,将种子都撒下去,绝不能耽误了春种。
庞山民领了近五千兵马而来,曹盼在曹恒出门的时候,那是给了曹恒调动益州兵马的权力,否则就曹恒的一句话,庞山民哪里敢随意调动兵马。
眼下曹恒让将士们先去把巴县百姓因为守城而耽误的田地给翻了,这些事自曹操实行屯田制以来,将士们常做事的,庞山民二话不说地带人去做。
崔承之在巴县转了一圈,称赞地道:“孔明先生实乃奇人也。
修渠建坝,引水入田又避水灾,叫巴县的百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至于因灾而颗粒无收。
可惜生得太晚,没能见到孔明先生,实为平生憾事。”
夏侯珉看了曹恒一眼,他能感觉到崔承之在称赞诸葛亮时曹恒的高兴。
虽然曹恒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但他就是知道曹恒在高兴,很高兴,很高兴。
“此处水利可有需要改进的?”
曹恒没管夏侯珉满脑子想了什么,而是问起公事。
“若是邓刺使跟师叔在或许还能修补一二,承之尚未学到父亲的还有师叔的一半,不敢置评。”
崔承之作一揖而自认不如。
曹恒扯了扯嘴角,夏侯珉问,“殿下果真要去祭奠诸葛孔明先生?”
万万没想到问出这个问题的会是夏侯珉,曹恒很肯定地道:“是。”
“殿下亲自去祭奠孔明先生是好事。
需知眼下益州的官吏几乎都是孔明先生一手提拔的,殿下对孔明先生恭敬有加,他们从心里也会让殿下三分。”
羊祜自一边走来,算是为夏侯珉解释了曹恒为何选择去祭奠一个昔日为他们女帝陛下大敌的人。
女帝与这位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的事一言难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