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寅见崔延伯败退,军心恐惧,忙就收兵,退守安定。
崔延伯因失败而感到耻辱,想与二战。
萧宝寅劝他养锋息锐,途观形势,以图进取。
延伯觉他胆小,连夜修缮兵器训练军队,招募骁勇,再从安定向西进兵,离敌营七里扎营。
第二天早晨不报告萧宝寅,独自去攻打敌军,大破敌军营垒,叛军披靡,平了几个栅栏。
不久,军队乘胜抢掠,离他部署。
贼人见官兵散乱,再回打他。
北魏军队大败,延伯身中流箭而死。
萧宝寅得知后前去救援,可惜来不及了。
当时大寇没有平定,又失去了一员骁将,远近的人皆忧。
而萧宝寅从延伯战死后,丧事卒数万,贼寇的势力却更加强大,深怕朝廷受到责备,心怀忧虑。
当时麾下有一人,姓郑名俨,河南开封府的人。
生得丰神明朗,仪容秀美,向在京中为太后的父亲司徒胡国珍参军。
因跟随国珍得以进入后宫,太后觉他有没,曾经与他私通。
宫禁严密,人人都不知道。
等到太后被幽禁,不能进见。
萧宝寅西征,郑俨就从军而去,也授参军之职。
在雍州已经一年。
一天赦书到,知道太后再次临朝,心里非常高兴,要进京城,苦于没有办法。
现在发现萧宝寅面带恐惧的表情,就说:太后还政,您还没有进表恭贺,恐怕太后会不高兴的。”
宝寅大惊失色道:“你说的都是对的。
军队匆忙忙,没有时间考虑这些。
现在应当上表祝贺,但是何人可去?郑俨说:“如果一定没有人,我愿奉命而去。
而且还有一种说法,明公出兵以来,虽有前功,却后失败。
我在太后面前宣扬您的功劳,掩饰错罪,到时,朝廷定会更加宠任你,那时,你就不必担心被指责了。
萧宝寅大喜,说:“有你这样,我还担心什么。
“于是整好贺表,命令郑俨为祝贺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