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一到,立刻送进宫由朱棣亲审。
朱棣本就听信纪纲谗言,不信周新,偏偏周新是直臣,只知据理力争,不知婉转达意,当庭与纪纲争论不休。
然而朱棣越听越怒,尽数不信,只说是他无端挑起风浪,介入秘案趁机挑唆太孙,离间皇室,陷害忠良。
最后周新伏在龙椅下大声道:“陛下有令,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
臣查疑案,擒奸恶,洗冤情,是奉陛下命,何来无端挑事、趁机作乱?陛下为何听信小人之言,要以重重罪名强加于臣?”竟将话牵扯到了皇帝身上。
朱棣向来自恃英明,哪里经得起他这般说话?当庭便下诏斩立决,周新被人押出大殿时犹大呼道:“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
”
一代清官,一代神探,为民伸冤无数,结局竟冤死。
杀了周新,便如同定案。
东宫只能眼看着,不但不能为周新昭雪,反而还要忧心自己的处境。
皇帝没有斥责朱瞻基,但杀周新已然是将耳光甩在了东宫脸上。
黑蛋万般自责,既为周新,又为太子。
可他眼下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只有不动,才能自保,才能不加深皇帝对东宫的疑虑。
杀周新之后,朱棣竟还没放过吕婕妤。
每天的“慢慢凌迟”仍在继续。
他并没有就此停手的打算,还在查。
他是已经打心眼里相信吕婕妤背后还有觊觎皇位的指使者,甚至可以说,他心里早已判定是东宫。
虽然杨荣经过查探提出,权妃的宫女出现在北京是疑点、吕婕妤的太监死之前求吕婕妤救他是疑点,种种疑点朱棣统统充耳不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