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考研生,我现在慌的一批。(我是考研生)

我是考研生,我现在慌的一批。(我是考研生)缩略图


我是考研生,我现在慌的一批。(我是考研生)

9月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斑马为同学们筛选了考研大神们的心得与经验,仅供参考。
已考上中传mfa的同学说:
我本科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mfa电视编导专业,初试390+,全国总排名第三。复试面试成绩95,最终录取总排名是全国第二。我是一战,本科的专业其实更倾向于电影,而电视编导专业,更加倾向于新闻和纪录片,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也算是个“三跨”考生。从三月多的时候,就开始找考研的状态,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看书背单词。因为艺考的时候,就是因为文化课的短板,与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名校擦肩而过,对于考研的这次机会,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其实在考研最初的复习之中,我并不是朝着mfa专硕努力的,甚至目标都不是中国传媒大学。因为本科就是学的电影,所以我最初想要报考的是电影学专业。看了大量相关的书目,后来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吧,我又选择了专硕。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到五月份了。
有的专业很重实践和本科出身,我今年复试的时候被问到了本科院校,甚至被问到了高考成绩,当时头皮一阵发麻,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相关的问题。其实无论哪个学院重什么都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缺什么补什么就好了。但有一点是通用的——实习实践。我们考的是专硕,老师招收的也不是一样白纸,所以实习实践,在任何专业都是普适的,只是不同专业各有侧重。所以我其实更多的建议早点定下来所要考的专业,然后在平时的积累中像这方面挂靠。
很多学弟学妹在学硕和专硕之间纠结,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学硕是三年,偏重于理论研究,研究生毕业需要写硕士论文,更多的偏重于学术,专硕是两年,偏重于实操能力,研究生毕业是交作品,也就交片子,更多的侧重于实践能力。由此引申,如果实习实践不是很多,实际上考专硕就存在一些短板,因为学校录取你以后是希望你能“干活”。而学硕呢,侧重于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如果你希望研究生阶段在学术方面有所建树,或者说对理论性的东西更感兴趣,考学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每天的复习计划。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大版块的复习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我学艺术综合音乐篇,那我就花三天甚至五天时间把音乐篇给背完。这几天基本不学其他东西,我学政治里的马原,我就花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专门攻克马原,把马原搞定以后再去学习别的,由此引申,甚至于我一周的时间都在学政治,下周可能是别的,这就是大版块。这种做法虽然有点极端,但不无道理。
因为考研需要应对的科目和知识太多了,如果广撒网扑面式的学习,比如每天几小时政治几小时英语的,特别容易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因为每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的体系。大版块的学习我觉得最大的优点在可以更加宏观的洞悉每个科目的体系。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如果硬性要求自己每天几小时这个几小时那个,很容易对知识点的脉络把握不透彻。而且换句话说,大版块复习,会让我们的考研过程充满成就感,每过几天攻下一个堡垒,像是游戏闯关一样充满乐趣。但这样的缺点在于,容易遗忘。所以建议大家大版块和小版块两种方法穿插进行,按需分配。
其实回顾这段备战考研的历程。收获真的很多,一年中如果能够沉下心来,能够学到比大学三年还要多的东西。中外美学理论,王国维,刘勰,尼采,康德,叔本华,接受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等等,这种收获可以说是终身受用的。所以说考研一方面是功利的,另一方面,最不功利的心态,往往能够收获最功利的结果,正如陆机在《文赋》中谈到的:“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考上上戏mfa的同学说:
本人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非上戏,硕士跨校考上戏mfa戏剧影视编剧专业,已录取,鉴于上戏考研收集资料困难,分享一下mfa戏剧影视编剧考研相关经验:
336
mfa戏剧影视编剧,专业一科目为336艺术基础,专业二科目为911戏剧影视编剧,336艺术基础在2016年有一次题型上的大的变化,取消了原来的选择题、填空题等,目前就17年和18年的考研真题来看,均为论述和简答等大题;911戏剧影视编剧的题目相对固定,以往年题目看,多为分析某一作品或现场写作剧本片段。具体分析如下:
336的主要考察范围可以概括成四个方面: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艺术理论、作品鉴赏
中外戏剧史与戏剧理论在2016年以前考察较多,不论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都有出现,但在2016年题目类型换掉之后,戏剧史与戏剧理论的考察比重有所下降,对戏剧史与戏剧理论的考察体现在对某部作品的鉴赏里,如2018年336的两道题目:“谈谈你对《桃花扇》‘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理解”。与“根据作品分析老舍话剧的艺术特点”。这样两道题目如果能够站在理论与史论的角度回答,会使答案更有深度和专业素养。此外,戏剧史与戏剧理论也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基础,虽然336的考试重点放在了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上,但不宜只读戏剧鉴赏类书籍。
推荐书目
戏剧理论
推荐以余秋雨的《戏剧理论史稿》为主(18年考导演系的同学回忆,今年专业课二的许多内容,如印度舞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果有余力,其他的书籍还可以包括:孙惠柱的《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周宁的《西方戏剧理论史》、马丁贝克的《戏剧剖析》、吕效平的《戏剧学研究导引》等,历年考试的深度基本接近于本科理论教材的水平,不会过深,因此只想通过考试的学弟学妹,可以只读一两本。
中外戏剧史
中国戏曲部分可参考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或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简史》,既有对戏曲理论的阐释,也有对重要戏曲作品的分析。看不完可以只看后一本简史。如有余力,可参考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作为理论上的补充。
外国话剧史部分可参考廖可兑的《西欧戏剧史》及陈世雄的《现代欧美戏剧史》,这两本书互为补充,读完后对西欧戏剧史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西欧戏剧史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17年考研336并未考察,但西欧戏剧史始终是戏剧学习的重点,不应当放弃掉。
中国话剧部分,重点关注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如曹禺、老舍、田汉等即可,其作品应当通读并能够有所鉴赏和分析,历史部分,可参考葛一虹的《中国话剧通史》及傅瑾的《新中国戏剧史》。但考察较少,如专业课二不是中国话剧史论,可以略过。有余力,可参考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当代戏剧史稿》及丁罗男《二十世纪戏剧整体观》。
艺术理论
前人多推荐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以及《艺术概论》白金版,对付考试的话,这三本书已经足够了。如果嫌他们写的太浅,可以自己读一些叶朗、李泽厚、朱光潜、彭锋等人的美学书籍,但不要尝试在考场上掉书袋,对此本人已作死过,险险凉了,警醒诸位。
作品鉴赏
以上推荐的史论和理论书籍中均有作品鉴赏的相关篇幅,看之前有话剧史论的前辈推荐《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这两本书也完全足够补充来看。
911
911为戏剧影视编剧,前两年的考试以分析作品,撰写赏析为主,如18年考题为摘出曹禺《原野》中的一段,要求对其编剧手法进行分析,如果接下来一年继续以这种方式考察,需要学弟学妹们注意两点:
【1】阅读一定的经典戏剧作品,大致达到情节熟稔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人物小传分析的地步(古今中外的代表作品可各准备2—3部,锻炼自己的分析技巧)
【2】阅读一定的戏剧编剧理论书籍。
关于戏剧编剧书籍方面,比较推荐由上戏老师自己撰写的教科书,如:陆军《编剧理论与技法》、孙祖平《戏剧小品剧作教程》、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
其他作品如《故事》《戏剧技巧》《论戏剧性》《编剧的艺术》《剧作法》等都可以作为参考,但在进行分析时,尽量使用上戏老师教科书中的方法和范式。如果读不完,可以以陆军老师的《编剧理论与技法》为主。这本书中附带的题目练习难度大致与911初试难度相当,在专业课复试中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因为不喜欢手抄笔记(字太丑、效率低),因此本人复习时的读书笔记均为电子版,本人和另一位同学(同考上戏mfa编剧,已录取)将笔记提取重点,整理成三本书籍,《中国戏剧史笔记》《西方戏剧史笔记》《艺术理论笔记》
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

考上重庆大学电影学的同学说:
2019重庆大学、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心得
17年打算考研的时候已经工作一年了,当时也是一枚小白,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我准备把经验分为2个部分
1、确立目标 2、学习规划
确立目标主要包括院校分析,考试科目,往年的录取分数给大家做一个目标参考;学习规划除了专业课、公共课之外还有阶段规划;这里是重点,免费资料网盘自取吧,我自己整理的资料就放在咸鱼了,购买这部分内容的小伙伴之后不懂得知识我也会耐心解答的,这个是给大家保证的增值服务,下面开始我的表演:
一.目标确立
a、个人因素
很多人考研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先不要辞工作,安安心心上班挣钱,买房买车比什么都实在,考研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攀比,你看那谁谁考研了balabala,都没用,我辞职考研就是不想上班了,办公室一眼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职业女性,在一块儿聊天三句离不开娃,能一眼看到40岁以后的生活,挺没劲的。
跨考的同学呢,好好想想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如果说真的喜欢,相对来说,我觉得电影学还是很有前途的,2017年中国全年电影票房突破590亿,反观北美票房这两年渐显颓势,电影中心明显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尹鸿教授说过未来的电影增长在亚洲,而亚洲的中心在中国。

b、院校推荐
我大概5月份确定辞职,之后就在看院校信息,中间发生过一点插曲,我本来打算考上海大学,后来快报名的时候发现对四级有要求,果断换学校,之前一直上海、重庆两地纠结,所以也没自阵脚,确定院校的时候多看两家,因为各院校考试都极少有参考书,而且考的内容无非电影史、电影理论,最多涉及电影产业,7月之前掌
我是考研生,我现在慌的一批。(我是考研生)插图
握常规的知识,都是一样的。
二. 学习规划
a、英语
英语的核心是阅读、阅读的核心是长难句,长难句的核心是单词和语法,英语一般是最开始复习的,至少单词应该背了哇!我用的是百词斩还有斗词软件, 词典,都挺好用的。
推荐资料:历年英语试题死命做、拼命做,几遍都不嫌多;另外张剑的100篇和精选50篇拿来练手就行,有些实在想不懂的答案没必要想,做到最后你会发现4个选项至少能拍出2个,下来是2选1,这个是最要命的。
推荐书籍:单词书就 红宝书,朱伟的恋恋有词吧,我是手抄整理的,相当于背了四五遍,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把不会的单词整理在一个巴掌大的小本上,揣兜里,吃饭上厕所的时候都是可以看一看的嘛!手动滑稽~~
作文最后一个月准备不迟,完全背模板就行了,相信我,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阅读上。。。
b、政治
政治的核心是选择题,得选择题得天下。至于后面的大题,这么说吧,信肖大大得永生,17年考的像中国梦我的梦、一带一路都预测到了。
推荐书籍:其他书没必要看,肖大大的书不可不看,其他试卷没必要做,肖大大出的题不得不做不得不背。
时间安排:我是10月份才看政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话也不要早过9月。
c、电影史、电影理论
我本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知识稍微懂一些,所以从9月才开始复习,,基础内容就是那几本书,北京电影学院的两本小灰皮,潘天强的外国电影史,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这本书真好,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系统框架和我自己的知识框架很契合),电影理论的就是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说真心话,这本书评价很高,但是你读不懂,还是咬牙读了一遍,游飞、蔡卫的《电影理论思潮》也很不错,邵牧君的《西方电影理论》。
这些书都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看的,看完自己差不多心里就有数了,下来我们说指定参考书目,网上说的指定参考书目都是经验贴,水的很,其实呢,就算看了那些所谓参考书目也不知道重点,要看什么,根本就是无头苍蝇,复习没有效率。
举个栗子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共有28章,简壮本将近700页,这算是大部头了,售价也不菲,可自查。这还只是一本书,而且这还不是官方指定的书,我认为除了官方指定,所谓的参考书目见仁见智吧,下面介绍我的复习方法:
1、一轮复习
第一轮主要是搭建知识框架,后面复习的效率完全取决于第一轮复习的扎实程度。有的是我整理的学习资料,有些是我买的,觉得有用,后文有免费自取方式,还有是我自己纯手打,可打印版本文档。
2、导师书籍其实就是指定参考书目
我们试想考研的试卷是谁出的?当然是以后的导师咯~
所以你必须要有导师的考官思维。
18年重庆大学电影史 题是“简述巴斯比巴克利的艺术成就”,
范蓓:《银幕歌舞的艺术——巴斯比·伯克利与古典好莱坞时期的歌舞片》,专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这到原题分值20分。而且范蓓老师早在2015年就发表了论文《巴斯比伯克利的后舞台奇观》一文,知网可检索。
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导师思维的重要性,他的最新研究方向就包含着出题范围,因为老师不会出他都不懂的内容,导师希望在试卷中能看出你的学术素养,这是我们第二轮复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3、专题复习(知网和当代电影)

这个小节我要讲的内容是学术素养如何锻炼?
举个栗子,你要复习中国电影史,第一轮复习了书上的内容,有了知识框架;第二轮知道了考试重点范围;第三轮则是学术素养的养成,主要手段是写和看。比如复习中国电影史,插个话题,2017年中国电影史第六届年会在西南大学开的,主题是30年代电影,这是电影学界的盛会,我特别关注了重庆大学王志敏院长提到了“家国异构和家国同构的观点”,我坚定以为会考的,结果,哈哈….

斑马补充:
很喜欢《麻将》里的一句台词:“人生是什么呢,人生是处处不知如何是好”
像你我这个年纪,好像人生总是比别人慢一步,别人结婚,恋爱未满,中学同学都有了宝宝,自己才刚出大学校门,上班过后觉得自己好像还是适合读书,是钱钟书口中的《围城》,也是余华小说里的《活着》,喜欢或者期待的那种状态,像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和王家卫的后现代主义都市风格混杂在一起,现实、萌动、青涩,尽管他们并不搭边,一些心得不一而足。
看完之后内心os:我是考研生,我现在慌的一批。进入9月份之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冥想一下,还有多少复习日子…..嗯…..
中传的mfa、重庆大学、北师大的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斑马均有课程辅导,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来。课程详情可查看菜单栏,也可私信斑马助手,1336684229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