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两路,各自皆大欢喜。
眼瞅着身畔再无旁人,陶灼华领着娟娘与茯苓三拐两折,便走到一处僻静的宅院前头,茯苓上前轻轻叩响了门扉。
玉屑一般纷纷扬扬的细雪中,陶灼华再次见到了刘才人。
不同于上次的身姿纤巧,如今的刘才人除却小腹高高隆起,身上比往常却没添几分丰腴。
她身后的不远处,立着一玄、一褐两道静穆如山的身影,当是景泰帝曾经提到的青龙与朱雀两名暗卫。
刘才人一扫大裕皇宫里的妖艳绮美,瞧起来端庄秀雅。
她着了件青罗暗纹的交领棉衣,外头罩着件黑毛出锋的酱色雪褂子,乌发松松地挽着髻,通身上下没有一丝饰物,脸上也不见一点脂粉,苍白到几近透明。
身后的小丫鬟手里撑着把油纸伞,挡住细屑纷飞的雪花,依旧有几片落上她的衣袖,那么倏忽不见。
刘才人脸上悲喜莫辨,她向前迎了两步,想要冲着陶灼华行礼,陶灼华慌忙托住了她的臂膊,不叫她弯下腰去。
前世自己无缘诞下麟儿,更对这大腹便便的妇人多了些怜惜。
陶灼华先冲她盈盈笑道:“才人娘娘新春吉祥,灼华给您拜年了,您别来无恙。”
苦涩的微笑在刘才人脸上缓缓荡开,如一弯浅笑的梨涡,霎时在风雪中吹成几近枯萎的黄叶。
她幽然叹道:“郡主,不晓得您今日上门,我连个添岁的荷包都没预备,真是失礼。
您方才说笑了,妾身李氏,如今只是一介平民,哪里来的什么才人娘娘。”
当日本是死遁,刘才人从宫里带出的东西有限。
随着青龙与朱雀两人悄然来到大阮,她无根无基,只能暗中图谋。
又生怕落入瑞安长公主的眼线,几个人只能深居简出,租了个偏僻的小院暂且容身。
☆、推算陶灼华前次出宫,侥幸与陶府的人接上头,这才能拜托老管家替自己寻人。
后来老管家持着陶灼华的信物寻到刘才人,又替她买下这重宅院,再添了几位老诚持重的陶家旧婢,这位身怀龙裔的才人娘娘方才有了些依靠。
刘才人他乡喜逢故人,一向悲苦的脸上见了些笑容。
她挽着陶灼华的手进到里头,分了宾主坐下,对这个只是老友刘才人的炕桌上摆着些红枣、桂圆之类益气补血的东西,她却吃不进去。
说话之间,余妈妈亲手端了碗热腾腾的乌鸡汤来给她补身子,刘才人却只是略略尝了两口便将碗推开。
她对余妈妈歉然道:“对不住,辜负了您的好意,我实在是吃不进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