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令瓒当然说没问题了,不就是热空气以及浮力嘛,他讲过好多遍了,孔明灯也放过几次,在义学里都演示过,实在是妥得不能再妥了。
之后皇帝就满意了,让他到时候带两个得意弟子一起去。
皇帝记忆很好,还记得自己当年慧眼识珠,让梁令瓒当四门学博士已经快两年了,这次,也算是让大臣们看看,皇朝未来的栋梁们,对“穷究万物之理”
的学问钻研的成绩。
若非如此,他让将作监的工匠来办这件事就好了。
梁令瓒啧了一声,觉得自己当时就应该对皇帝承认,他的得意门生,都在市井里呢!
正如皇帝所说,梁令瓒来到四门学当博士已经快两年了,但他几乎不认识几个四门学的学生。
他也不是没给他们讲过课,也不是没在四门学里努力推销他一心认为是圣贤正道的格物之道,但他收到的几乎只有嘲笑。
正在那时,他又发现了义学这个地方,他一开始也只是试着讲一讲,其实心里并不觉得有人会听。
都是懒散没生计、侥幸没饿死的闲汉,还是从没读过书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力,又懂得什么是公式么?梁令瓒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傲慢。
果然如他所料,他向义学那边申请帮忙,倒是很快被接受了,他毕竟是个国子监的博士嘛,这个名头很有用,擒纵器梁令瓒找到杜钦若。
杜钦若一听他的要求,果断给他推荐了两个人。
“一位是张均张公子,另一位是源洁源公子,两位都是朝中重臣的郎君,教养体统都十分贵重。
小弟去和他们说说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帮梁博士这个忙。”
杜钦若没提自己,他一介庶民出身,也不是真的对这门学问有研究,梁兄虽然说的含糊,但他也能听得出来,他自己并不方便参与到这种大事里去。
杜钦若和梁令瓒说好之后就去找了张均和源洁,他和这两位公侯门第的公子是在书馆的北馆里认识的,认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停留在君子之交的程度。
直到不久之前,杜钦若已经在准备提前从算学卒业的事,无意间对他们提起算学一科科举和选官的问题,这两位才对他说了些注意事项,又对他表明了身份。
这一次,张均和源洁在听说了事情的大概之后,想了想就答应了此事。
他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其实对新奇的事都十分好奇,只是平时掩饰得好罢了。
梁令瓒很快见到了张均和源洁。
然后便听说,他们一位是张燕公的长子,另一位是源京兆的幼子。
梁令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