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娘和四姑娘很勤勉,并没有给孙儿媳添麻烦。”
“那就好。”
老太太点点头。
这时,有丫头给凤笙上了茶。
这在熙梧堂算是罕见事,毕竟老太太是长辈,凤笙做孙儿媳妇的,在哪儿都能喝茶,唯独这里,是没有茶座的。
“老太太,这可怎么使得?”
“怎么使不得,知道你喜茶,这六安的瓜片是今年新下的,你辛辛苦苦为老婆子抄经祈福,老婆子也不是不知好歹,不过是一杯茶,你受得。”
方凤笙只能在下面坐下,端起茶,品了一口,夸这茶真好真香。
老太太便又说让下人包一些,等会儿让四奶奶带回去。
一时间,气氛十分和谐。
“其实老婆子心里一直有句话想问,不知凤笙你可怪我?”
凤笙诚惶诚恐,放下茶盏:“祖母,您这话是从何说起?”
“人心是对等的,如若我是你,我是怪的。”
老太太叹了口气。
凤笙低垂着头:“孙儿媳不怪,也不敢怪!”
“看!
你心里还是有疙瘩。
以前老婆子待你冷淡,是因为没相处过,也是因为玥儿。
她自小丧父丧母,就养在我身边,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对闻城上了心,可闻城到底与你有婚约。
这事包括闻城他爹,包括我,都是认的,绝不会帮她说话。
可到底养了这么多年,她心中有怨,我若待你亲厚,只会加深这种怨怼。
可与你日子处久了,看得出你是个好孩子,知礼懂礼,让人没得挑。”
“还有就是这次了。
你大概还怪家里不让你回方家,需知我孙家根基薄弱,实在惹不起也不敢惹这种事,这一大家子百十多口人,一旦行差就错,就是万劫不复,实在是不得不谨慎为之。”
作者有话要说:每个能混到大boos的位置,甭管这是个井,是个湖,是条小河,还是汪洋大海,都不是简单角色。
老太太边说边感叹,让人听了就觉得,如果不谅解就是畜生,就是畜生不如。
周妈妈也在旁边唏嘘,似乎很能体会老太太的难处。
这种情形下,方凤笙也只能‘剖白内心’,说了些刚开始确实有点怨,但之后想了想,家里确实有难处之类的话,来印证她后来改变态度的行为。
经过这一番交心,老太太和凤笙似乎格外多了一种亲近感。
老太太还和凤笙说了前几日三姑娘和四姑娘闹出的笑话,说两个姑娘不懂事,跳脱惯了,让凤笙无事时帮忙管管,她们二人能学到凤笙十之二三,她就心满意足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