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
众人纷纷点头响应。
最是吃不腻的,唯有这家乡菜。
少顷,店门口又走来几个人,个子有些矮小,口音也很浓,一般人很难听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然而林淡走南闯北,见识广博,自是交流无碍,把面条与白粥的价格详细说了一遍。
几人盯着卤汁瓦罐看了一会儿,终于抵挡不住诱惑走进来。
“听口音几位大哥是百越人吧,我把臊子调成百越口味如何?”
林淡礼貌询问。
几人露出半信半疑的神色,却也微微点头。
林淡舀出几勺臊子,加入清水把味道冲淡,又入白糖调味,完了从灶台上取下一个小罐子,舀出几勺黑乎乎的酱汁,往调好的臊子里倒。
一股难以言喻的腥臊味在空气中蔓延,与卤汁臊子的酱香融合后却变得格外鲜香,隐隐还有一股海水的味道。
几名男子半信半疑的表情立刻就被惊喜取代,叽里呱啦说了好大一通话,还频频竖起大拇指。
林淡颔首道:“没错,这是沙蟹酱,我自己做的,几位大哥尝尝正不正宗。”
从西边来的百越人尤其喜爱沙蟹酱,无论做荤菜还是素菜,都爱放一点沙蟹汁调味,煮面的时候也喜欢用沙蟹酱、甜面酱、豆瓣酱等物熬成臊子。
林淡曾在西越待过几月,做的是正宗的西越杂酱面,风味腥中带鲜,十分独特。
臊子调好,面也装碗,林淡舀一勺浓浓的奶汤浇淋下去,又洒了粉红的虾皮和翠绿的葱花,卖相不要太好看。
几名男子压根不用小竹几个招呼,也不进去找座位,只管站在门口看林淡煮面,煮好立刻自己端走,飞快吃起来。
吃来吃去,还是家乡的味道最棒。
香味还在发散,寻来的食客一批又一批,林淡会根据每位食客的要求来调整口味,蜀州人便加入花椒、豆瓣酱等物,调成麻辣味;湖湘人就调成香辣味;还有酸辣味、葱香味等等,有那不爱喝汤的就做成干拌面、油泼面,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都说众口难调,但到了她这里,却似乎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厨娘22
汤九吃完面也不离开,端着碗走到林淡身旁,低语道:“南城人均是异地客,爱抱团,各个地方的人均在此处设有老乡会。
人数最多的老乡会有六个,陕甘宁老乡会、蜀州老乡会、百越老乡会、江南老乡会、鄂湘老乡会、滇黔老乡会。
日后你炒制臊子,只管拿出六个锅,调好六种口味就行,旁的口味不用去管,太麻烦了。”
“这也是一个办法,若是有客人指明想吃特别的口味,我再帮着做就行。
汤九哥,多谢您指点。”
林淡感激地笑了笑。
怎么省却麻烦她知道,但南城的人口结构她是真的不知道。
“不用谢,再给我来一碗面,要酸辣味的。”
汤九敲敲空碗。
林淡摇头失笑,然后手脚利落地煮了一碗面。
秦二娘为了招呼客人,每天都睡得很晚,白天自然也起得晚,不到日上三竿绝对睁不开眼。
但今天不一样,在朦朦胧胧中,她忽然闻见一股难以言喻的香味,这香味如此浓烈而霸道,不但勾得她唾液横飞,还让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在床上挣扎了很久,最后不得不一鼓作气爬起来,穿好衣服,跑去外面查看。
“这卤肉味是从哪里来的?去给我找找,找到了给我买半斤卤肉回来!”
她指使几个龟公。
“二娘,我们这就去找找看。”
几个龟公正准备出门,脸上还带着刚睡醒的惺忪,毫无疑问,他们也是被香味勾起来的。
不一会儿,楼上的姑娘们也都爬起来了,趴在栏杆上娇滴滴地招手:“我们也要吃卤肉,多带一点回来。”
几个龟公答应得好好的,这一去却不见回来了,而那卤香味却越来越浓,随后又变成了酸辣味,葱香味等等,各种各样的味道混杂一起,让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
秦二娘先是坐在厅堂里等,后来跑去门口张望,再后来实在是等不起了,冲姑娘们挥挥手绢:“我自个儿出去看看,你们回去睡觉吧。”
“这么香,怎么睡得着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