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揉了揉眼睛,看向那个怒气冲冲的村民,心中仍有些困惑:“睡得好好的,怎么了?”
他试图用话语化解这场危机,但他的回答却显得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他说:“你们这是怎么啦?我只是想让我的牛吃个饱,谁知道它会跑到那里去吃玉米苗呢?”
他的回答并没有让村民感到满意和宽慰。
他们知道林江平时并不太负责任,无奈之下,村民只好将此事报告给了林江的父亲林不凡。
林不凡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怒火中烧。
他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作为父亲,他一直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然而现在看到儿子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他感到十分痛心。
他对村民们说:“我会好好教育我的儿子,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
在父亲的严厉批评下,林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向村民们道歉并承诺会赔偿这次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从此林江放牛的时候,再也不敢睡觉了。
6个多月后,这头牛生出来了个小母牛。
2到3个月后,母牛又发情配种成功,285天后又生下一胎。
家里有了三头牛。
过了一年老母牛又生了一胎,这样,老母牛三年内生了三胎,加母牛本身刚好4头,第一胎生的母牛,在第二年年末或第三年年初就可生牛崽子,到年底就生了一胎了,这样,三年下来,刚好是五头牛了,“三年五头牛”
的梦想成真。
牛多了。
五头牛的放牧工作,比当初预想中的要复杂得多。
有时,两头牛会因为争抢食物而争斗;有时,某头牛会突然变得焦躁不安,影响整个群体的平静。
作为放牛娃,他必须时刻观察每头牛的情绪变化,及时调解矛盾,确保它们的和谐。
放牛的地点也需要经常变换。
随着山坡上的草被逐渐啃食殆尽,林江不得不将牛群带到更远的地方。
有时候他忙不过来或得病了、有个急事,只好让三妹林逸叶来帮忙。
夜晚的来临,给林江带来了新的困扰。
五头牛需要更大的空间来休息和吃草。
他必须找到一个平坦且草料充足的地方供它们过夜。
然而,随着夜幕降临,山间的野兽也开始活跃起来。
为了保障牛群的安全,他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用火把和木棍驱赶可能前来侵扰的野兽。
林江从小胆小如鼠,为了壮胆和排解寂寞,他买了一个口琴和一个笛子。
虽然,他不会识乐谱,只会哆来咪发少来希倒这八个音节,每当牛儿悠闲地啃食着青草,林江便开始了他的“演奏”
。
他的手指笨拙地在口琴和笛子间跳跃,有时按错了孔,发出了令人忍俊不禁的怪声,老牛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噪音”
逗乐了,它停下进食,用那双温和的眼睛望向林江,随着音乐发出沉闷的“哞,眸”
声音,仿佛在告诉他:“你吹得不对!
不好听。”
可林江一点没有一丝尴尬和挫败感,倒觉得挺好玩的。
时间长了,他的笛声跟老牛形成了互动,他在这边吹一声,老牛抬起头仰天长啸一声,他又吹一声,老牛摇头摇尾的边叫边把身子拧起来。
牛与人之间形成了和谐的“二人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