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该如何写离别呢
李善长张了张嘴,短时间内脑子竟然短路了。
也不怪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进门就问八竿子打不着的空印一事,一时间谁也反应不过来。
“上位,此事...”
朱元璋一句话基本就定死了他知情的事。
李善长不知情吗?一清二楚。
他不知如何辩解,继而转头求助似的望向李念。
李念没有开口的意思,李善长只能硬着头皮东拉西扯。
空印的事从元朝就有了,明朝建立以后也没有更改,且未被朝廷明令禁止...
说着说着李善长自己的感觉回来了,他逐步想出了几步对应策略,从完善律法开始缓步进行。
看着口若悬河的李善长,李念从茶几上摸了几颗草莓,自己吃的同时不忘给徐达几个。
徐达的注意力还放在老朱几人那边,直到手里传来的冰凉感他才反应过来看了一眼另一边的李念,又低头看看手心。
摘掉尾巴,徐达扔进嘴里一颗。
随即他往李念这边凑了凑,低声询问道,“李小兄弟,不知上位寻我是何事?”
李念指了指对方,“我们几个要离开了,你的身体旧疾除了轩姐以外大明无人能医。
临行前想救你一命”
闻言徐达沉默了。
低头长舒一口气后最终缓缓开口道,“多谢”
李念笑着一摆手,“要救你的是轩姐,等她来了你再谢吧”
徐达一想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这个话题结束,李念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李善长,决定抬他一手。
他轻轻敲击几下茶几后直接说出了解决办法。
方法很简单,找一个叫郑士利的人就行了。
郑士利是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的弟弟,因为空印案的原因郑士元被牵连入狱。
弟弟郑士利针对空印案上书,对空印案爆发的原委以及新政存在的问题予以详细描述。
他对空印案提出了四个观点,
一是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每张纸上印记并不完整,这种加盖了印章的白纸即使流散出去,也难以成为凭据,更何况这种加盖了印章的白纸,也是很难轻易流出的。
因此,基本不会有官员利用空印纸去弄虚作假、危害百姓。
二是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
而部省距离远的六七千里,近的也有三四千里,一旦出错,往返差不多就要一年时间。
先印而后书,乃是权宜之计。
三是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从而使得朝廷能够根据法律来惩处违法者,然而此时朝廷律法之中,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却没人告诉他们这么做是有罪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