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的喧哗遮不住永恒的音乐
鹊桥仙七夕
观象山间,藤廊沙洲,不见牛郎七仙。
少宫相逢莘莘梦,雨燕归来伏丝弦。
前世今生,憧憧宛转,留下一丝机缘。
再见一笑轻轻依,若当时山清海晏。
懐阳戊戌年七夕
2005年的青岛少年宫曾经有一场演出,其中一首曲目《二泉映月》
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
之前曾经在各种媒体听过这一首知名之作,
但是二胡那种独有的凄婉的如歌如诉的表现力,确是在那一天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
当然这是演奏家张遵连完美的现场掌控力,在那一段时空里面的真挚表演。
二胡也是胡琴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作品的需要,胡琴衍生出了很多的变种
比如京胡、板胡、高胡、坠胡、三弦等等。
唐代的胡琴是二胡
开篇的鹊桥仙七夕写给我的友人,那时候在青岛少年宫的第一次相遇,
以及观象山上藤廊间的惊鸿一瞥,淹没在二胡的悠扬音色里。
二胡在中国民乐团里的位置,相当于交响乐团的小提琴。
主弦表现力都是需要在无品的琴弦之间,用指法和弓法来掌握绝对的音准。
二胡在解放前的中国音乐中是不被重视的。
二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始地
最初的流行音乐受到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旋律也是西化的。
比如玫瑰三愿。
比较少的电影歌曲却是因为取材于江南曲调而脍炙人口,比如天涯歌女主题曲。
所谓上海和平饭店爵士乐的风行也是西化的风向标。
洋泾浜英文合着老克勒的花领巾充斥着上海滩,即使中国那时候已经进入了抗战时期。
中国民族乐团的建制是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指挥彭修文的倡导下而建立的。
现代庞大的中国民族乐团已经和交响乐团站在一起。
曾经一度听到过民族管弦乐的现代派作品,作为作曲艺术的尝试当然无可厚非。
但优美的中国民族音乐曲调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主和弦。
这也是交响乐作品来自于西方的音乐背景是一样的道理。
这不是民族主义,恰恰相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喜欢于怀阳现代歌词集请大家收藏:()于怀阳现代歌词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