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连齐制楚
楚国求贤令的发布在列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在猜测,楚王怕是要效仿秦孝公行变法强国之道了。
秦国咸阳,王城大殿。
秦王嬴驷坐北朝南,相邦张仪、公子华、魏国降将魏章位列左侧,樗里疾、司马错、陈轸列右侧。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嬴驷面无表情地将楚国的求贤令念完,将竹简随手丢在一旁,“楚王熊槐野心不小!
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唯才是举…举才不重德,其国安得不乱?楚王求贤之急切,可见一斑!”
樗里疾冷笑道。
张仪眼珠一转,笑道:“楚得江淮,窥视淮泗,齐国恐要担忧矣!
求贤令一出,齐王怕是要辗转反侧,无心睡眠了!
大王!”
张仪面向嬴驷拱手道,“臣以为,此联齐制楚之绝佳时机!”
“哦?何以见得?”
张仪一番话令嬴驷眼前一亮,这张仪每每有出人意表之想法。
“秦、魏、韩三国结盟只可谓小连横,秦、魏、齐结盟,三国相连、横贯东西,方能谓大连横!
当今战国,唯秦、齐、楚三国最强,小连横可制齐或楚,最怕齐、楚结盟,若是大连横,则抑赵弱楚易如反掌;此其后再以小连横弱齐,待诸雄皆事秦,则秦霸业可成!
再后,韩、魏可灭。
秦得韩魏之地,则席卷之威势天下莫能挡!”
“相邦之策可为国之长策也,章愿为大王弱楚先锋!”
魏章最先表态,魏、韩、赵一体,这三国魏章都不愿面对,只好选择楚国。
“臣以为,楚之求贤令不如孝公之令远矣!”
说话的是嬴驷的谋臣陈轸,“孝公之求贤令,可谓至真至诚,列国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其后有商君变法,强我大秦…”
说到这里,陈轸不动声色地观察一下秦王的脸色,秦王与商君的恩怨众人皆知,他不得不慎重。
见秦王并未不悦,陈轸也放下心来继续说道,“然楚国则不同,看看楚国朝堂便知:昭阳、昭鱼、昭雎、昭翦、景鲤、景翠、屈匄,除了上柱国田忌与大司马沈衍,楚国朝堂高位几乎被昭、景、屈三氏把持了,更遑论还有数不清的封君。
楚国多少年来,除了被乱箭射死的吴起以及逃国的田忌,还有哪个贤才能在楚国出头?”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熊槐若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到头来楚国的强大终归是虚有其表罢了!
臣以为,连齐制楚实乃上策!”
司马错也插言一句。
“好一个连齐制楚!
好一个大连横!”
嬴驷拍手叫好,“赵语病逝,新君继位,此即抑赵之大好时机!
相邦,连齐之事非君莫属啊!”
“臣不辞劳苦!
大王,如今上郡己在我手,攻赵河西时机已至,臣恳请大王备战,下月赵侯葬礼之后,趁机取赵河西!”
张议说道。
“臣赞同相邦攻赵之策!”
憋了半天,公子华终于插上了话。
说到战事,赢驷还是看向了他最信任的司马错。
“臣亦赞同相邦之策,既为连横,臣以为攻赵当由秦、魏、齐共谋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