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一个跳,一个不动,宋人认为这意味着会生很多男孩。
等欢呼声平息,一名歌伎端上“定情十物”
。
伴娘首先从皇帝脑袋也敢乱摸皇宫大门外等待的举子很多——不,现在不应该称他们是举子,应该称会元。
元祐二年,恩科,本届考生数目稍少,参加省部试的举人有六千人左右。
本科录取137名会元,等完成了殿试,他们该被称为“及第”
生。
进士共分三榜,第一榜有三人,依次为“状元”
、“榜眼”
、“探花”
。
这三人称“进士及第”
。
第二榜上的人数不限,称“进士出身”
,第三榜则称为“同进士出身”
。
赵兴在省部试中,坐了把红椅子——亦即最后一名,除非咸鱼大翻身,否则他就是第三榜的料,所以他不慌不忙,走起路来慢悠悠的,这在那群诚惶诚恐的及第者面前就显得态度嚣张了。
尤其是他的随从程夏也骑着罕见的高头大马,这让他们更愤恨不平。
“这谁呀,名人吗?如此嚣张?”
场中响起窃窃私语。
“不知道,刚才听宣礼官说,唯有那把红椅子还没有人坐,这厮到的最晚,定是那把红椅子来的人。”
果然是红椅子,等赵兴报完到后,宣礼官宣布人到齐了,领着众考生进入皇宫,行动匆匆,程夏被留在外面,赵兴只来得及向对方打个眼色,皇宫大门便吞噬了他。
宣礼官将众位考生领进大殿,开始引导考生向一把空椅子毕恭毕敬行礼,而官员们则逐个纠正他们的动作……赵兴个子大,在一群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单凭苦读吟诵才考中的及第者中,显得异常醒目。
偏这人行礼时还不卑不亢,全没有那种诚惶诚恐的哆嗦,因而受到了礼部官员的重点关照,上下教育了数次,看赵兴还是那副散漫劲,宣礼官只想将其驱逐出礼堂,然而,一名官员俯耳在他耳边说了句悄悄话,此后宣礼官干脆对赵兴无视。
不久,赵兴被调到了队伍的最后排,他无所事事的看着这群考生煞有其事的冲那把空椅子行礼,肚里直想笑。
而宣礼官在他身边绕来绕去,就是不理赵兴。
等了一会,一名官员悄悄把宣礼官叫出来,现场的及第者都在乖乖的低头站着,赵兴东张西望起来,寻找周邦式的身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