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斛军粮啊,你让我卖身去换我都愿意。”
周瑜不为所动:“她耽误了我这么多年,我才耽误她几天,有何不可。
凭什么只有她能耽误我,这不公平。”
孙策摇头:“老弟啊,我劝你搞清楚形势。
桥小妹她娘家还没有倒,袁绍是北方老大,你想没名没分的一直留着她,不能够的。
现在不是她求咱,是咱求她,你态度软和点去挽留一下,兴许还有戏,但你要继续这么硬邦邦的,那肯定凉了。”
孙策添油加醋地模仿了一下小桥的话:“我不是为公瑾活着的,我也有我想做的事情。
以他现在这个态度,我没必要留下来。”
周瑜有些慌了,孙策明显已经被小桥说服了,句句都在为她说话。
而小桥一向颇有主见,她坚持的事情就不会轻易动摇。
他后悔这些日子态度太生硬了些,她现在真的要走了。
周瑜焦急无助,顾不上在病中,又借酒消愁。
他大口灌着酒,往事却还是清晰得如同昨日,心里的疼痛半分也没有缓解,他终于对自己认了输。
他要公平做什么,他要面子做什么,他只要她。
他一想通,即刻就去找她。
她正在他房中打理床铺。
他鼓起勇气,艰难开口:“沁儿,你不要走。”
她听这话,知道他应该已经见过孙策了。
“公瑾,你一向追求完美无缺,有一点错漏你都会非常在意。
现在你心里已经有芥蒂,回不到从前了,破掉的镜子,即使再拼上,也是有裂缝的。”
他质问她:“所以呢?你就是这么糟蹋东西的?破了都不试着补一补,就直接扔掉?”
她只要再哄一哄他,他马上就要缴械投降了,然而她竟连这点耐心都没有。
小桥有些犹豫,她之所以迟迟不走,其实还是怀着希望等他来挽留的吧。
她委屈地小声说:“是你说不喜欢我了。”
周瑜眼眶泛红:“我说气话你就这么相信,当初我说愿意为你留在寿春,你就一点都不信。”
“我信,公瑾,我信你愿意留在寿春,所以我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你陷入危险。”
小桥鼓起勇气继续说:“我们分开才一年多,所以你如此耿耿于怀。
我伤害过你,覆水难收,现在重逢已经这么久,我们的关系还是别别扭扭的,这样以后如何相处。
既然心里有了隔阂,很难发展下去,不如各自安好吧。”
每次都自己做决定,不给他商量的机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