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问格蕾丝:“有放大镜么?”
格蕾丝递给她。
立言再次仔细端详了两件瓷器,5分钟以后,她给出结论:“都是假的。”
格蕾丝很震惊:“不可能!
你一定是搞错了。”
立言解释道:“这两件都是高仿品。
花盆的仿制技艺高超,颜色、器型、盆底刻字都可以假乱真,说明仿制者在仿制时严格参照了真品。
但这个花盆的胎釉很薄。
受当时着色剂材质的限制,宋代均窑还达不到如此高超的施釉水平。
这个胎釉的厚度是典型清雍正乾隆年间官窑的厚度。
但是,作为高仿品,这个花盆也算是古董,不过价格只有宋代均窑真品的十分之一。”
“这件‘盌’,通体洁白晶莹剔透。
宋代定窑用煤作燃料,用氧化焰烧成,釉中所含微量铁元素生成三氧化二铁,所以宋代白釉颜色略偏黄。
另外,宋代定窑白瓷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
。
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有明显偏黄。
你看这件器物,即不偏黄,也没有‘泪痕’。
这是一件现代高仿品,最多就是个贵点儿的花瓶,不能算古董。”
格蕾丝被立言折服了:“立言,你真懂行。
比我们拍卖行高薪聘请的瓷器鉴定专家还厉害。”
立言谦虚道:“这是我的专业。
我想请教你,为什么我没有在拍品名录上看到这个‘盌’?”
“这个‘盌’是一位老先生私下委托我们的,他说他着急用钱,想私下找买家交易,这样不仅成交速度快,可以省下一大笔‘佣金’。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财务窘境。
现在私下交易的情况很多的,占到拍卖行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我们拍卖行的比例更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