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2022年深圳大学717美术史…来自深大考研院-微博(免费领取2042)

免费领取2022年深圳大学717美术史…来自深大考研院-微博(免费领取2042)缩略图


免费领取2022年深圳大学717美术史…来自深大考研院-微博(免费领取2042)

|==???

又到一年考研季,大家都准备得怎么样啦?今天来给大家分享林木《中外美术史》第七章 隋唐五代美术与伊斯兰教美术的考点解析,希望能 助各位考研学子快速进入 25 备考状态!

?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考点

考点:画家与画迹

考点:壁画

考点:画论

考点:雕塑

考点:书法

考点:隋唐五代敦煌莫高窟

考点:河南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考点:佛教东渡——唐风扑面的日本佛教美术

考点:道教美术

第一节 隋唐五代绘画、雕塑与书法

1、隋唐五代宫廷绘画的发达情况以及当时画家的任职情况和艺术思潮的变化。

答:隋唐五代宫廷绘画发达,有许多以“翰林待诏”“供奉”“内供奉”等名官服务于宫廷或皇帝身边的画家,如唐玄宗朝的吴道子、韩幹,西蜀的黄箜、黄居案等,南唐的周文矩、王齐翰等。

唐代集贤殿书院等国家机构中也有不少以“画工”等名官的画家,其中唐初的阎立本最为出名。

士人画家中王维、王治、张璨等人数不少。

中唐时期社会文化转型,艺术思潮变化,盛唐之音逐渐被静谧、萧条、空寂、淡泊的美学意趣替代。

2、隋唐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及其代表画家。

答:隋唐五代人物画绍继魏晋南北朝,处于全盛时期,天国宗教趣味减弱,人间宫廷趣味加强,大师辈出,以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为杰出代表。

阎立本:初唐著名画家,父兄皆善画,唐太宗时为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唐高宗时曾作右相,受张僧繇绘画影响,绘画成就主要体现在为唐王朝歌功颂德的题材上,《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可体现其风格,在《历代帝王图》中通过描绘皇帝肖像寄寓褒贬,以资鉴戒。

尉迟乙僧:与阎立本同时代,于阗人,贞观初年被推荐到唐王朝,初封宿卫官,袭封郡公,长住长安,画风西域味十足,但气正高超,与阎立本齐名。

吴道子:又名道玄,阳翟人,出身贫寒,后为唐玄宗赏识,“召入供奉”,授内教博士等官职,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中古四大家,被誉为“百代画圣”,绘画成绩主要体现在宗教壁画上,一生创作壁画三百余幅,作品气势恢宏,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笔力劲健,墨彩兼备,拓展深化了“疏体”,线型“吴带当风”,画风“吴装”或“吴家样”。

张萱与周昉:张萱是盛唐开元年间画家,擅画贵公子、仕女等,画仕女丰腴端庄、欢快愉悦,现存《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其代表作;周昉活跃于晚唐代宗、德宗时期,出身贵族,擅画仕女与宗教人物,画中人物以丰厚为体,多表现上层妇女的苦闷空虚,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等。

周文矩:南唐宫廷画家,擅画道释、人物与仕女,仕女更增纤丽,现存《宫中图》等传为其代表作。

顾闳中:南唐宫廷画家,擅画人物,《韩熙载夜宴图》为其代表作,该画凸显韩熙载心情,是五代人物画典范。

王齐翰:南唐后主李煜时为待诏,擅画道释与人物,画风独特,现存《勘书图》传为其代表作。

石恪与贯休:五代时期擅画罗汉的人物画家,将中晚唐泼墨山水引入人物画,石恪生卒年不详,四川人,工佛道人物,画风纵逸,所作形象丑怪奇崛,《二祖调心图》为其作品;贯休7岁出家,二十几岁讲经义,喜作泼墨人物,罗汉形象生动夸张,两人创作风格不同,贯休讲究神态捕捉,石恪以幽默诙谐手法塑造禅道人物。

3、隋唐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及其代表画家。

答:1)山水画的发展阶段:山水画在唐代得到极大展开,五代臻于顶峰。青绿山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出现,隋唐时进入上层及宫廷绘画领域,青绿与盛中唐际出现的水墨构成中国山水画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南北宗”论埋下伏笔。

2)重要画家及作品:

展子虔:隋朝人,擅多种题材,画山水远近之势尤工,被誉为“唐画之祖”,《游春图》是其代表作。

李思训:唐朝宗室,画山水以勾斫笔法和青绿重彩填色,被奉为北宗之祖,《江帆楼阁图》传为其代表作。

王维:被后世尊为文人画的开山鼻祖,被董其昌奉为南宗之祖,擅作泼墨山水,《雪溪图》接近其文人画风。

荆浩:生活在晚唐五代,延续与创新水墨山水,提出绘画“六要”,善全景式构图。

关仝:初师荆浩,自成一家,善画寒林秋山,与荆浩并称“荆关”。

董源:创江南山水风格,兼擅水墨、设色,作品有程式化特征,以《潇湘图》等为代表。

巨然:继承董源画风,构图受北方画派影响,更体现文人山水精神。

赵幹:宋初画院学生,《江行初雪图》为其代表作。

卫贤:南唐内供奉,擅界画,《高士图》《闸口盘车图》为其代表作。

郭忠恕:后周时任国子博士,宋太宗时召为国子监主簿,擅界画楼阁屋木,《江行雪霁图》为其代表作。

3)山水画的演变:山水画从魏晋时期独立以来,经历了从“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到“疏密”二体分家的过程。在人物画为主流的时期,随着政府职能松懈和文人思想解放,山水画成为情感表达的最佳载体,王维被尊为山水画“南宗”之祖。山水画逐渐形成以皴法为主的独立表现语言,从晚唐孙位《高逸图》中可以看到山石描绘已有简单皴法,山水成为画面主体,人物成为点缀。

4、隋唐五代时期的花鸟画与鞍马画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画家。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花鸟画处于滥觞期,隋唐五代获得极大展开,宫廷审美趣味浓郁,五代南唐出现崇尚“野逸”的新风气。

代表画家及作品:

薛稷:唐前期花鸟画家,以画鹤著称,创新的六鹤屏风样式为后世传承典范。

韩幹:唐代鞍马画家,出身贫苦,师法曹霸,为宫廷写照名马,画释道人物也有创意。

韩混:长安人,画学陆探微,书法师法张旭,政治上为显宦,画重民生,擅长人物、畜兽、田家风俗等画,《五牛图》是其存世唯一作品。

黄筌:孟蜀宫廷画家,师法刁光胤、薛稷等,擅长画珍禽瑞兽、奇花异卉,是唐宋之间承前启后的花鸟画家,其子能绍继家学,其画风在北宋中前期画院中居主导地位。

徐熙:南唐花鸟画家,出身江南名族,无意仕宦,生活恬淡,以自然之物入画,画法创新,有“徐熙野逸”之称,《豆花蜻蜓图》传为其代表作。

边鸾、滕昌祐、刁光胤:唐五代时的花鸟画家还有中唐时期的边鸾,唐末五代时期的滕昌祐、刁光胤等。此期在中国绘画史上为花鸟画独立成科的初创时期。

4、简述隋唐五代壁画的发展。

答:隋唐五代壁画是绘画的主要形式,除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外,在宫殿、衙署、厅堂、寺观、墓室等都有绘制,题材广泛。

除墓室壁画外,其他壁画大多随建筑湮灭,只能通过文献记载了解,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与段成式《寺塔记》记载当时宗教壁画兴盛,长安、洛阳两京寺观壁画著名且多出自名家,宋初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详细记载唐末五代四川成都地区寺观壁画的隆盛状况。

唐末五代的宗教壁画世俗化倾向明显,菩萨形象如宫娃,山水、花鸟画也出现在佛寺殿壁上。

西安及其近郊的唐代皇室贵族墓中有许多精美壁画,以出行、仪卫、乐舞与僮仆侍女等题材反映死者生前的生活和地位,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墓中壁画尤为代表。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史论著作及代表人物。

答:绘画史论著作主要类型:

品评类著述:李嗣真《画后品》与窦蒙《画拾遗录》沿袭謝赫《古画品录》,依照画艺高下分品论评。

著录类著述: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

画史类著述:唐代后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与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相关人物及著作:

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舒州刺史。其《历代名画记》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具有划时代意义,记述了上古轩辕氏至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的画家与作品,论绘画创作与鉴藏极精,还裒辑六朝以来论画著述,使大量画学文献得以保存流传。

朱景玄:吴郡人,曾官翰林学士。其《唐朝名画录》为中国第一部断代画史,收录唐代画家126人,分神、妙、能、逸四品,每品又分上、中、下。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操所说的这句话被张彦远记录在《历代名画记》中,成为后来许多画家的座右铭。“师造化”是指画家在自然界中获取素材和陶冶性灵,“得心源”是指画家将外在物象转化为情感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6、简述隋唐五代时期的雕塑。

答:隋唐五代是雕塑的兴盛时期,国家设有专门机构与官员(如石窟丞等)负责主持大规模的石窟、寺庙、陵墓的开凿与营建,及各种明器制作等,与此相关的雕塑活动十分频繁。世俗雕塑主要有仪卫性陵墓前雕刻与俑两类。陵墓雕刻主要分布于当时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今西安)北面诸县的唐代皇帝、贵戚和臣僚陵墓前,又以西安附近的唐代18个帝陵为著,俗称“唐十八陵”,其中尤以昭陵、乾陵为最,贵戚陵则以顺陵为代表。

位于陕西乾县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前有保存至今的规模宏大、精美劲健的石雕群像。

顺陵为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除东、西、北三门外均有石蹲狮外,北门外尚有石鞍马1对,朱雀门前有1对大型立狮,神道两侧有1对体量庞大的石麒麟。其中尤以立狮最为杰出,单纯洗练、生动有力的整体感与外轮廓及精准的细部刻画相得益彰,昂首阔步,张口厉吼,威风凛凛,气势雄强。这是对大唐王朝盛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的恰当表达。

考古发掘的五代陵墓雕塑以南唐二陵与王建墓最为著名。南唐二陵即南唐先祖李异的“钦陵”及中主李璟的“顺陵”,除在砖石结构的墓室中出土了很多男女陶俑与各种各样的陶制神异形象外,还有一些浮雕图像,如“钦陵”墓石门上刻有双龙戏珠、守门武士,石棺座侧雕有龙纹和各种花纹等。

王建唐末割据四川,唐亡称帝,建立西蜀政权,史称“前蜀”。墓内石刻较为丰富,中室石棺床四周有伎乐浮雕24个,有两人翩翩起舞,其余的演奏乐器,分别有琵琶、筝、鼓、笙、笛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棺床两侧有身穿盔甲,神情威严,半身露出地面的抬棺力士雕像12身。后室床上放置有王建石雕像一尊,巍然端坐,头戴折上巾,穿袍服,深目浓眉,高额大耳,与史书上记载的王建相貌相符。王建墓内石雕应该是前蜀宫廷艺匠高手所为,代表了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

、隋唐五代书法的发展情况以及重要书法家。

答:唐代书法:伟大成就体现在楷书和草书,初唐书风受六朝影响,盛唐摆脱六朝影响进入鼎盛时期,晚唐柳公权极具创新精神。

书法家及作品: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出身官宦,入唐后官弘文馆学士,初学王羲之,后博采诸家,晚年字体修长,笔力险峻,行笔方正,世称“欧体”,代表作有《皇甫诞碑》等。

颜真卿:字清臣,山东临沂人,曾官至鲁国公,世称颜鲁公,早期师法多家,创立端庄雄伟的书风,体现大唐帝国盛期风貌,代表作有《多宝塔感应碑》等,《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张旭:字伯高,吴郡人,活动于开元、天宝年间,曾官左率府长史,性情狂逸,醉后作草书更佳,世称“草圣”,代表作有《古诗四帖》等。

怀素:本姓钱,长沙人,幼年出家,书法博采众长,常在酒酣兴发时挥笔,代表作有《自叙帖》等。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唐懿宗时官至太子少师,初师“二王”,后学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自成一家,骨力劲健,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

五代书法:上承唐代遗风,又有新变,杨凝式成就较大,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及第,五代时历仕五朝,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又称“杨风子”,代表作有《韭花帖》等。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宗教美术

1、隋唐五代敦煌莫高窟。

答:隋唐五代时期是佛教美术的民族化时期,全国各地开窟成风,群星璀璨。北方以此期敦煌莫高窟与龙门石窟为著,南方以重庆大足北山石刻为著。

隋唐莫高窟开窟造像之风臻于极盛,现存隋代石窟99个,唐代233个,五代40个。殿堂窟、佛坛窟为隋唐十分流行洞窟形制,殿堂窟由北朝方形覆斗顶窟衍变而来,佛坛窟则是在盛唐以后受两京地区石窟影响而出现的。此外,大像窟(以第96窟、第130窟为代表)、涅槃窟(第148、158窟为代表)也是较有特色的唐窟形制。隋唐彩塑铺像仪轨在前代的基础上,渐趋繁复华丽。在壁画题材方面,由初期沿袭新疆石窟小乘佛教的佛本行、佛本生故事变相和八大护法,演变为依据玉门关内所流行的大乘佛教经典而创作的释迦和多宝像、阿弥陀佛、弥勒菩萨像等。

就佛教艺术风格而言,敦煌早期的塑像与壁画,都与新疆拜城克孜尔,库车森木塞姆、库木土拉,特别是与银山以东土峪沟的早期佛教石窟艺术接近,后来融入了中国民族形式的诸多成分,导致艺术风格总体面貌的巨大变化。隋代敦煌佛教塑像丰腴方颐,初唐时丰腴中略显清秀之意,盛唐已经是肥腴丰满了,昔日的“秀骨清象”已风光不再。中唐及以后,莫高窟佛教美术虽渐趋衰落,却更多地表现出了汉民族化的风格特征,现实化、世俗化特征明显。

五代时期敦煌主要归归义军曹氏(914-1036)管辖,现存该期洞窟约55个。佛坛式为典型洞窟形制。窟内塑像损毁严重。壁画以经变画为主,晚唐以来的《药师经》《维摩诘经》《弥勒经》《华严经》与《劳度叉斗圣》等变相图甚为普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图则为新增题材。

?

2、河南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答:河南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窟龛是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

该像龛由唐高宗发愿修造,皇后武则天曾出资协助,由长安高僧善导禅师与惠简法师等人主持开凿。

像龛中卢舍那大佛及其胁侍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9尊巨像,不仅是龙门石窟雕刻的代表,也是唐代石窟造像的代表,标志着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

3、佛教东渡——唐风扑面的日本佛教美术

答:从飞鸟(538-670)至镰仓时代(1185-1392),日本佛教美术在美术中占优先地位,它在受中国佛教美术直接或间接(一般通过朝鲜半岛中转)影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佛教美术样式。

佛教于公元538年正式传入日本以后,陆续有新的佛像从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高句丽运来。577年,百济佛教造像工匠来日,尔后,外来工匠日增。这些外来佛像、工匠及其子孙与本土文化结合的结果是:沿袭中国样式与创造独具特色的本土风格并行不悖。一方面,对日本佛像雕塑直接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中国北朝龙门石窟风格,其次是南朝风格;另一方面,在外来工匠及其子孙中出现了新的佛造像流派——止利派,其作品从总体上看,严谨、概括而抽象,独树一帜,止利于623年完成的法隆寺金堂的《释迦三尊像》等是此派代表作品。

奈良时代(670-794)的佛教美术是在中国唐代佛教美术的强烈影响下形成的,主要应归功于从630年起陆续派往中国学习先进文化的“遣唐使”。此期的佛像雕刻在天平年间达到日本美术史上第一次高峰,出现了“天平样式”,以752年东大寺主佛开光为标志。此时中国正值开元、天宝盛世,丰腴华美的盛唐美术风格形成,受其影响,东大寺大佛的丰满面貌淋漓尽致地昭示了“天平样式”的成熟,受到举国推崇,成为日本雕塑理想主义的典范。

?

4、道教美术。

答:李唐帝王自认为是老子李耳后裔,对道教推崇备至,道教美术也随之兴盛起来。
免费领取2022年深圳大学717美术史…来自深大考研院-微博(免费领取2042)插图
现存唐代道像以道教摩岩造像与佛教石窟中的道像为丰富,其中又以道教势力历来隆盛的四川地区为最。这些道像在艺术风格上与同时代佛像几乎完全相同。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道教美术随道教虽呈衰退之势,但在西蜀等偏安政权中依然很活跃,见诸画史影响较大的中原道教图像画家似只有朱繇、张图二人。西蜀政权偏安四川一隅,崇尚道教,以青城山为主要道场修建道观,礼遇道士,如赐号青城山道士杜光庭“广成先生”等,而杜光庭在《金苏大斋宿启仪》中所完善的道教仪轨,对当时道观壁画的绘制等也具有规范作用。

第三节 伊斯兰教美术

1)伊斯兰教的发展: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9世纪起,帝国政治解体,但阿拉伯信仰、文化与艺术仍处于一统与发展态势。

2)伊斯兰教美术的特点:非阿拉伯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同化了阿拉伯,伊斯兰教美术博采兼收、恢宏壮丽,具有独特的形制与内容,被称为“阿拉伯风格”或“阿拉伯式”。

3)清真寺的建筑形式:

一般由列柱圆拱廊殿、圣龛、讲经坛、水池和光塔等要素组合而成,以10世纪为界大致分两期,均与基督教建筑有关。

8世纪中叶的克尔白天房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座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点。

倭马亚王朝的圣石圆顶寺结构独特,受拜占庭建筑样式影响深远,对后世伊斯兰建筑如印度泰姬陵等有影响。

阿拔斯王朝早期的萨马腊大清真寺是最大的伊斯兰教建筑,具有独特的光塔设计,主体结构具波斯风味。

10世纪以后,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清真寺建筑流行集中式,如苏里曼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清真寺等。

苏里曼清真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最优秀的建筑作品,平面呈典型集中式,造型严整匀称,比例和谐,寺内装饰精美。

今日打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尉迟乙僧

2.吴家样

3.昭陵六骏

4.陵阳公样

5.颜体

?

二、思考题:

1.比较李思训与王维的绘画风格。

2.比较“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3.简述“狂张醉素”

4.简述卢舍那大佛

5.简述《历代名画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60